Cipher Wang:现在的NFT非常缺乏想象力,未来NFT可构建Metaverse 丨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
7月25日,“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杭州”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杭州时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办。
25日,巴比特携手高校区块链技术社区BTCU带来了一场大学生论坛。Nervina Labs CEO Cipher Wang带来了题为《打开NFT未来的无限种可能》的主题分享。
分享一开始,Cipher Wang就提出,当前的NFT非常缺乏想象力,进而,他一步步引导观众探究NFT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最后,Cipher Wang的观点是,NFT是由共识保障的文化符号的所有权。
这场分享很有意思,内容经巴比特整理,如下:
我是Nervina Labs的研究员,也是秘宝 NFT 平台的创始人,我叫Cipher。
今天的主题是NFT,然而我是来吐槽的。 我认为目前的NFT非常的缺乏想象力。比如最简单的或者说最常见一种 NFT 就是拍一张照片或生成一张图片上链,90%都是这样。
在这个时间点,我们需要再思考一下NFT究竟是什么。我想,大家都在探寻那个本质。
NFT是由共识保障的文化符号的所有权
NFT是什么?我们有几个层次的思考。
第一,我们都知道它是某种形式的数字所有权。之前在数字世界是没有所有权这个概念的。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我们常说我发你一封Email,这句话是错的。类比线下,我发一封信给你,我发一个快递给你。这两者不一样。你发一个快递,你手里那个快递就没有了,给到对方了。但你发一封Email给对方,实际上是复制了一份给对方,你的邮箱里还有一份。
所以,在数字世界,在区块链出现之前是没有所属权的,它全是拷贝,零边际成本的复制。 在区块链世界第一次出现了所有权的概念,具体技术原理,大家熟悉区块链的话应该都了解。
而NFT就是把这种东西变成了一个物权。区块链世界创造了一种新的造物,所以它是数字所有权,没有问题。但它是关于什么的数字所有权,关于你的房子、车子吗?是关于现实世界的资产吗?一定不是,为什么?如果它是关于房子、车子,到最后承兑的时候需要有人做担保,有人做交接,你的房契、地契还是在政府手里管着,是在相关的房管局管着,你在链上再怎么样没有意义。所以它一定不是现实世界的所有权,包括版权也不是,因为版权还有版权登记,你说我在链上卖了版权,怎么办呢?链下怎么办呢? 所以一定不是这些实物的数字所有权,它是文化符号。
我举几个例子,NFT拍卖的几个例子。一个是推特创始人的第一条推特,卖了大概百万美元级别。还有一些MEME,比如彩虹猫,还有Zo Roth家的房子烧掉了,她在那儿微笑,这张图片被做成NFT。(“灾难女孩”,卖了50万美元)
这些案例里,用户买的一定不是那张图片,因为那张图片早就是免费使用了,而且也不是版权,因为所有人都可以用,那他买的是什么? 他买的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符号,我觉得这种文化符号有意义,我们都共同认可它的价值,我买的就是那个东西。
再进一步,既然我买的就是图片对应的那个文化符号,如果有人复制了怎么办?经常有人说,Beeple卖了6900万美元,不就是一张图吗?我复制一下再发一个NFT,我的成本约等于零,或者在以太坊上也就是十几、二十美元,区别在哪儿?实际上比特字节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区别,谁来保证它的唯一性或者是它的正版性?
这里还有一个前提,这个文化符号的所有权是用什么保证的?是用共识保障的,什么叫共识?共识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区块链共识,它是由算法、博弈这些来保证的。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共识,比如说哪条链才叫比特币链,这是由社会共识决定的,绝对不是由计算机决定的,它是由人决定的。
同样的,Beeple也是一样的,Beeple那幅画6900万美元,我可以零成本复制一份,我在秘宝这个平台上可以瞬间复制100份。但是社会共识不认,它的价值就约等于零,而不是计算机共识。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NFT是由共识保障的文化符号的所有权。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文化符号的主体是人,共识也是人,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来了,到现在为止,NFT所有叙事里面我们没有看到人作为一个非常强的主体存在。而人作为主体,很重要的就是他的社交性、组织性、治理性等等,我们没有看到在NFT玩法里面有这些东西存在。
回到今天的NFT主题, 我个人认为,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或者有更多的可能性,一定要把人、社会、社交这些因素加进去,这是很重要的。
“想象的共同体”将释放无数可能性
我们再聊一个概念,叫想象的共同体,这是一本书的名字。实际上在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充满了各种形式的虚拟组织,大家往往意识不到, 比如说国家、民族、公司、社团,其实本质上都是虚拟组织,你会自觉不自觉贴合它的规则,与大家的价值观趋同、认同大家认同的东西,这就是想象共同体。
就像我们今天坐在这个房间里的人自发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这个共同体就叫BTCU的高校专场,我在这儿听,你没在这儿听,咱俩就不一样,这就叫想象的共同体。比特币社区、区块链社区就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它是由全球人自发组织的,认同这种技术、认同这种理念、价值观构成的这样一个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有什么特点 ?它绝对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很多东西,它包含了协作,我们常说区块链是一个去信任的协作平台,钱包、交易所、用户、矿工、开发者等等,大家是自发的协作。它是涌现的,在中本聪写白皮书的时候,他绝对想不到DeFi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涌现出来的。
然后是博弈,矿工与矿工的博弈,科学家和矿工的博弈,科学家和智能合约开发者的博弈。
还有失控,当你把这个系统搭建完了之后,后面的走向往往是不能控制的,我们甚至不能严格控制一次分叉,对于开发者来讲他要跟矿工去谈,他要跟钱包尤其是交易所去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全球交易所突然说BCH是比特币,他把BCH符号全部改成BTC的符号,把BTC的符号改成BTCS的符号,会出现什么事情?这是失控的,但是大家又通过这种博弈聚合在一起,协作在一起,你虽然是自由的,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是你因为身在博弈游戏中,你做这件事情可能遭到口诛笔伐,可能你的比特币会被挤兑,你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最终促进大家共创社区。
所以这是区块链核心的东西,那么NFT的未来我相信一定是跟区块链这些价值、行为是有关联的。
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最近我们倡导的人人都是中本聪项目,什么意思呢?谁也不知道中本聪长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如果发1万个NFT,随机发,可以转让。每一个持有NFT的人,可以在NFT里面随时写入或修改一段信息,这段信息是一个类似动森里面的Avatar系统,你可以指定这个头像的眉毛、鼻子等等的样子,把你心目中中本聪的样子写入到这个NFT,并且可以修改,我们就可以在任何时候得到1万个中本聪的样子。然后我们再做一个网站,把这1万个样子平均起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中本聪的形象,这是一个活的、动态的、随时变化的形象。这就是NFT的一种可能。
如果你接受了这个设定,那么,除了他的形象之外是不是也可以写他的个性、性格、价值观等等,我可以写中本聪,我也可以写李白、苏轼,可以写亚里士多德。但如果除了他们的形象之外,我还对心目中的亚里士多德的语言、行为、个性做一个描述,是不是可以通过AR/VR技术在虚拟世界里把他重建出来,我甚至可以跟他聊天,成为好朋友,谈恋爱,结婚,都有可能。
再进一步,既然我们能把历史人物、虚拟人物都写出来,我是不是可以把我自己的性格、个性做成NFT,发给我周边的朋友、亲戚,他们最了解我,他们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甚至比我自己认为的更清楚,而这个是活的,是动态的。
有一句话叫做人会经历两次死亡,一次是物理死亡,一次是所有人把你忘记。如果在物理死亡之后,你的NFT依然被人转让,依然被人回忆,你的印象依然在区块链上存在、合成,变成一个虚拟人像,是不是这个东西就是你的灵魂在区块链上永生?有没有可能? 有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可能真正构成了Metaverse的底层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