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现货--
交易所--
ETH Gas:--
EN
USD
APP

Mantra 联合创始人揭秘:50 亿美元 OM 代币崩盘,真成“Luna 2.0”?

收藏
分享

嘉宾: JP Mullin ,Mantra 联合创始人

原文编译:zhouzhou,BlockBeats

 

编者按: 播客讨论了 Mantra 联合创始人 JP Mullin 对 OM 代币崩盘的解释。他表达了对投资者和社区损失的责任感,尽管没有恶意行为。JP 承诺提供全面透明的信息,并推出回购和销毁计划来支持投资者。他强调透明度和持续沟通的重要性,表示将全力修复当前局面,恢复项目健康。他感谢支持者,并承诺未来将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和承诺,确保更好的发展和回应投资者的需求。

以下为原文内容(为便于阅读理解,原内容有所整编):

JP Mullin: 撇开市值不谈,这件事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件,很多人因此亏了钱,受到伤害。我自己也很受伤,我觉得我们的社区受伤了,持币用户受伤了,投资人也受伤了。就算我没有做错什么、没有任何疏忽或恶意行为,我还是觉得有责任。

主持人: 我有点好奇,你说投资人受伤了,但如果现在的交易价格是 70 美分,我在想他们是否真的亏损了?

JP Mullin: 我觉得他们其实还没亏。而且也正因为这样,那些拥有流通代币的投资人,到现在都还没有卖出。

主持人: 我是主持人 Akuzhman,最近加密圈发生了很多事,而这个周末,整个圈子都在关注一个现实资产类区块链项目的代币暴跌。

我们现在看到的图表显示,OM 代币在一天之内暴跌了超过 80%,市值蒸发了大约 50 亿美元(至少是账面上的)。

很多人都在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希望今天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我们也要感谢 Mantra 的联合创始人来解答这些问题,欢迎 John Patrick Mullin,简称 JP。

JP Mullin:也很感激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来谈谈这次事件,以及我们接下来打算怎么应对。

主持人:从你注意到这件事以来,过去这 24 小时都发生了什么?对你来说这段时间怎么样?

JP Mullin: 这一天对我、对团队、对社区来说都非常艰难,最重要的是对社区来说特别难受。也许我可以从头到尾讲一下整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稍微拆解一下来龙去脉,以及我们现在的处境。

我上周在巴黎参加了巴黎区块链周。巴黎时间周六,我登上飞往韩国首尔的航班,现在我就在首尔的一家酒店里。我们今天在这边举办了一个以艺术家为主的峰会,我也参加了,稍后可以聊一下这个。基本上,我大概在当地时间凌晨 12 点左右睡觉。当时我发了一条推特,说我在飞机上,而且飞机上没有 WiFi,所以大家以为我是在飞行途中。

但其实我只是睡着了,因为那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后来,大概凌晨 5 点,我被酒店电话叫醒。我们团队联系不到我,就打到了酒店前台。然后我一醒来就直接被一堆消息砸过来:代币暴跌啊、出事了等等。我们马上开始检查,确保不是链上被攻击、不是代币被盗或者其他类似的问题。

之后我们和一些关键的合作伙伴、投资人还有交易所沟通后,很快发现,问题出在中心化交易所那边——有大规模的清算操作,原因是有人用 Om 代币作为杠杆仓位的抵押品,同时也有很多直接用 Om 做多的仓位。这些仓位在短时间内被强制平仓,当时又正好是亚洲时间的周日晚上,流动性非常差。

而我当时还在沉睡中,结果这些仓位快速被清算,引发了价格暴跌,并连带触发了更多的清算和抛售,最后导致了这场大规模的下跌。

所以我就是在这种状态下醒来的,后来我们立刻发了声明,说我们正在调查这件事,并承诺会保持沟通和透明度。我们已经联系了所有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交易所和社区成员,向大家清楚地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回答大家可能有的任何问题,因为目前确实情况非常复杂。

主持人: 让大家都了解一下——我们在节目之前其实并没有太多交流,只是简单对接了一下安排。所以我跟大家一样,也是刚刚才开始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我有点惊讶的是,其实你和你们这个项目 Mantra 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我们能不能先从这次暴跌之前聊起?因为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你们在做什么。你们是在做一个和现实世界资产挂钩的 Layer 1 协议,项目大本营应该是在迪拜,也就是你大部分时间待的地方,阿联酋那边。

你们这个项目的核心是把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但其实早在你们去年上线主网之前,OM 这个代币就已经存在了几年了,它当时是以太坊上的一个 ERC-20 代币,对吧?所以我们能不能从一开始讲起,看看这个项目是怎么发展到现在的?因为我看你们代币其实在好几个链上都有流通。我也挺好奇你刚才提到的那个交易所到底是谁在卖?如果不是你们的投资人,代币又没有被你们抛售,那到底是谁导致了这波砸盘?你有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JP Mullin: 我从 Mantra 的创立开始讲起,这样你们也能更清楚地理解这两种代币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早期的 ERC-20 版本,另一个是后来的主网币。

Mantra 是在 2020 年初、疫情期间创立的,我们在 2020 年 8 月 18 日上线了 Om 的 ERC 版本。所以到现在,整个项目已经快五年了。2021 年 3 月,我们在 Bybit 上线。当时我们是作为一个 DeFi 协议起步的,早期也做了一些产品。我们抓住了第一波 DeFi Summer 的机会,一开始涨得不错,但后面也和整个市场一样,一路下跌。

到 2023 年,我们的处境其实已经很艰难了,比如 2023 年 10 月,我们的币价一度跌到 0.017 美元。然后到了 2023 年底到 2024 年初,我开始和现在的一些核心合作方会面,包括 Shorooq——一家总部在阿联酋的基金,还有 Laser Digital,也就是野村证券旗下的加密部门。他们帮我们引入了一些机构资金,也推动了我们进一步构建「受监管的 DeFi 协议」这个概念。

我们当时还在跟迪拜的监管机构 VARA 一起走牌照流程。今年年初,我们也真的拿到了全球首个 DeFi 协议的官方牌照。而我们新的这条 Layer 1 链,就是为现实资产代币化而设计的,内置了合规框架、权限管理、身份层等功能。
差不多在那个时候(2023 年底到 2024 年初),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整合代币模型。最初,我们是打算让这两个代币体系独立运行的:一个是基于以太坊的 Mantra ERC 代币,另一个是我们原计划要推出的新链 Omega 上的 AUM 代币。

但后来我们把这件事拿去给社区投票,结果社区希望我们集中资源支持一个代币,而不是两个。所以我们就根据投票结果,把这两个路线合并了,从那时候起开始专注在如何在阿联酋发展一个机构级的现实资产代币化业务。

过去一个月我们其实发布了不少重大合作,比如跟 Mag 和 Damac Group 在房地产方向的合作。同时,我们也正式拿到了 VARA 的合规牌照,并在去年年底正式上线了自己的链。

上线链的同时我们也开启了跨链桥接的过程,现在 ERC 版本的代币在我们上线主网那会儿,大概已经有 95%~96% 在流通了,现在差不多是 98%。这个 ERC 代币是硬顶的,总量 800 万个,这一切都可以在 Etherscan 上验证,钱包地址、分布情况都很清楚,很多是在交易所钱包里,还有一些是标记的钱包。

而主网上的代币部分,大多数都还锁仓,托管在第三方机构里,比如 Anchorage 这样的合规托管人,同时还有强制的归属(vesting)机制。

我们其实上周刚刚发布了一份透明度报告,回应大家对于代币细节的关心。后面我们也会持续提供更多关于钱包和分发的透明信息。

现在 ERC 的代币其实也已经被桥接到多个链,比如 Polygon(通过 Polygon POS Bridge)、币安智能链(BSC 上的 OM 版本),甚至还有 Base 上的版本。

不过这些全部都还是属于原始的 ERC 总量 800 万之内,没有新增供应,就是通过桥接方式到其他链上流通而已。

主持人: 我觉得这部分挺有意思的,你们把旧链上的代币「镜像」到了新链上,意思是如果有人想把旧链上的代币转到新链上,就必须先销毁(burn)旧的,然后再兑换成新的,对吧?

这些设计都是那些成立已久的项目在演进过程中需要做的重要决策之一。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 Mantra 的发展背景,以及它的代币现在分布在多个链上的情况。

那我们回到这次事件的核心,你昨天提到,有人可能是在某个交易所用 OM 建了很大的杠杆仓位,后来被强平了。那这个过程中就有大量代币被市场抛出,砸盘也就发生了。

所以我想问几个问题:第一,你们有没有进一步了解是谁这么操作的?第二,是哪个交易所发生的这件事?第三,在清算发生之前你们有收到通知吗?

JP Mullin: 我们其实之前就一直有在跟一些交易所沟通,比如会问他们:「这些代币什么时候上架的?」、「你们知道这些钱包的主人是谁吗?」、「这些是团队的吗?是做市商的吗?」等等。

就这次事件而言,其实过去几个月我们就已经在跟一些交易所沟通这类问题了,不是过去 24 小时才开始问的。我们会关注哪些代币流入了交易所、是不是作为抵押品进来的。但这些代币都是从一些干净的钱包进来的——所谓干净的钱包,就是那些从其他交易所转过来的、没有历史行为、也跟我们熟悉的钱包没有连接的钱包。

我自己会把所有我知道的钱包都在 Etherscan 上打好标签,这样我能随时追踪。但这次涉及的钱包,全是干净、没有标记的、全新的钱包。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直接关联到团队或我们熟悉的实体上。
我们确实知道有一些交易所在这次事件中起了作用,但目前我不方便点名。我们现在正跟机构投资人和合作伙伴一起评估是否有法律手段可以使用,以保护我们的社区和投资者,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在这次事件中确实遭受了伤害和不公。

很明显,这次是在一个低流动性的环境下、周日深夜发生了大规模的强制清算。目前我们还没有联系到那些被清算的投资人,但我们一直有和一些机构伙伴保持沟通,比如 Cheroke 和 Laser。

主持人: 需要说明的是,Cheroke 和 Laser 都已经公开表示他们并不是这次抛售的主力。所以你刚才提到这起事件发生在低流动性的时间点、也就是周末的「非活跃时段」,但其实这正是项目方一般会与做市商合作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稳定市场。你能否透露一下你们合作的做市商有哪些?以及,他们在这次事件中是怎么应对的?毕竟,理论上这正是做市商该出手的时候。

JP Mullin: 我们确实有多个做市商,而且他们本身也是我们的投资人。我们跟一些大型交易机构合作,他们一方面是投资人,另一方面也持有 OM,并且和我们有贷款协议关系。

不过坦白讲,我不认为他们手上的仓位足以应对这次的极端情况。根据我们目前的了解,这次的强制抛售量级可能高达几亿美元,不过我们还没有确切数字,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的部分。一旦我们获得更多信息,也会尽快对外披露。

主持人: 你刚才说的那个仓位大概在一亿美元左右,是这个量级吗?

JP Mullin: 我们认为大概就是那个范围,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仓位。OM 是一个市值数十亿美元的代币,当中有不少长期持有的大投资者,他们用这些代币去支持其他抵押品仓位,也用作杠杆操作的一部分。

而且这一切发生得非常快——我记得我是午夜入睡的,早上五点醒来,这个事已经发生了一两个小时了。我们在几乎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应对。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这是一件前所未有、突发且迅速的事件。我们现在也在努力搞清楚更多细节,然后尽可能公开透明地分享给大家。

主持人: 我认同这确实是非常罕见的情况,尤其发生在周末的低流动性时间段。从价格图表来看也很清楚。我比较好奇的是,现在社区在讨论链上透明度这件事时,大家会问,如果不是你们的核心投资人,那到底是谁能建立起一亿美元级别的仓位?这种大规模清算事件显然不太可能完全发生在链上透明范围之内,很多东西可能都涉及到链下操作。

作为一个项目创始人,我知道这些抉择都很复杂,你必须在很多取舍之间做决定。你要想办法把代币上线中心化交易所、要跟做市商合作,还得担心他们在关键时刻不「背刺」你。

所以我们不如从 2024 年开始聊聊:你们在推动项目上线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决策?比如是否有 OTC 协议?这些协议的结构大概是怎样的?又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种情况?因为我们都知道,项目方正式上线前其实就已经有很多代币在市场上流通了,这一切有没有为今天的事情埋下伏笔?

JP Mullin: 我们其实进行了两轮主网代币的融资,这些情况也都在我们之前提到的透明度报告里说明过了。这些代币目前仍然托管在 Anchorage 平台上,是锁仓状态。

第一轮是从去年 10 月开始的,有 12 个月加 24 个月的锁仓期,另一轮的释放时间也快到了,那一轮的锁仓期是 12 个月。

除此之外,我们也有一部分投资人通过 OTC 方式购买了 ERC 版本的代币,这些投资人就是像 Shorooq 和 Laser 这样的老投资人。他们的钱包地址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查证,他们至今没有卖出过任何代币。这些代币当时设计的是有 18 个月的归属期,目前仍在持续归属中。

我们第一次融资大概是在去年 2 月或 3 月完成的,到现在这些代币已经是流通状态很久了。但从链上可以看到,确实没有人去抛售。我们有一批非常长期、价值观一致的投资人,我真的非常感激他们在这次事件中始终支持我们,我们也会继续支持他们。

所以对于外界那些「有人在暗中卖币」的指控,我们是完全否认的。

主持人: 关于你刚才提到的「指控」,我想明确一下,我们到底在谈论的是什么。因为我并没有看到有人真的在公开指责你们,我作为一个记者也必须非常严谨。

我并不觉得所有发生在加密圈的事都可以简单地定义为「跑路」,就像 Terra 那次事件,我也不认为那是跑路。很多时候发生的问题并不是出于恶意的欺诈,我们现在讨论的也不是那些 meme 币项目。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你们团队在建设一个现实资产相关的 Layer 1 区块链,而且还跟不少大机构合作,比如你之前提到在迪拜跟其他项目的对接。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谈一谈,你觉得整个事件出问题的环节到底在哪里?如果你们是想认真做一个真实、有用的项目,那你认为到底哪里出了差错?听你刚才的意思,好像是在暗示某家交易所有问题。

另外就数字上来说,你们提到的这个 1 亿美元的仓位,在很多天的日常成交量中,基本上就相当于整天的交易额。这种规模的清算,说实话,是非常剧烈的。

JP Mullin: 我不是在暗示这只是某一个人在操作,说实话,我们认为是一个团体、多个人一起行动的结果。我们确实认为事件的核心发生在某一个特定的交易所,但目前我们正在跟所有交易所合作调查,希望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确实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事件,对我们的社区来说非常难过,我们也会尽全力去解决这个问题。我这几天也参加了不少 AMA 和 Spaces,就是希望大家知道我们没有回避责任。

接下来我们会采取一些措施,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处理舆论和社区的沟通问题。我们今天早上还在韩国参加了一个基于 RWA 的峰会,我是亲自到场的,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没有跑路、没有躲避。

我们这个项目已经做了五年,我们也会继续走下去,不止是五年,可能还会是更久。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怎么去修复我们社区和持币人的信心。我们现在正在积极考虑推出一个回购计划。同时我们也在考虑是否要销毁一些未来释放的代币供应。如果这两个措施可以结合实施,那我们希望尽快对外公布一个方案。

除了这个回购支持计划之外,我们也希望提供尽可能多的详细信息和透明的链上数据,用事实和证据去证明我们说的是真的,让社区自己去验证我们的说法,看到我们确实在负责任地处理这件事。

主持人: 有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你们的代币持有者数量,其实在事件发生后反而变多了——也就是说很多人是跌下来以后才买入的。那现在你们要推回购,大家也会关心:你们手上有多少资金可以执行这个计划?可以说说你们目前的资金状况吗?

JP Mullin: 我想强调几件事,我们现在的运营状况完全健康,资金充足,业务是完全有偿付能力的。除了现有投资人,我们也得到了很多新的投资人主动提出支持,包括提供资金、参与回购计划、做长期的 OTC 交易等。

我们正在积极评估这些选项,会尽快推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这期间,业务会正常推进,我们也会保持沟通更新。所以从财务角度来说,我们目前没有问题,会继续前进。

主持人: 你刚刚提到「长期 OTC 交易」,我觉得这个也值得大家关注一下。因为在代币交易结构里,OTC 其实是个比较常见但不太透明的方式。

你们之前提到,像 Laser Digital 和 Shrooks 这些投资者的代币是锁仓的,他们也自己公开说没有抛售,但 OTC 交易会涉及项目方私下把代币卖给其他人,可能是市价以下。

这类代币后来流入市场,也可能被市场当成「项目方在砸盘」。所以我想问一下,你们这个项目在目前之前,是不是已经做了很多 OTC 交易?数量大吗?

JP Mullin: 我们确实和一些机构投资者、高净值个人、家族办公室做过 OTC 交易。但这些都是长期锁仓的,实际上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笔已经解锁。

我们在这些协议里设置了很多限制,比如禁止在二级市场转售或转让等条款。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确保投资人和我们方向一致,比如说他们不会去对冲,不会是短线操作,而是长期看好项目的「多头」持有者。我们不希望任何不必要的抛压出现在现货或永续市场上。

此外,我们也很重视整个二级市场的健康,所以我们会把所有这类交易都通过我们官方批准的方式去处理。我们确实跟一些经纪商合作,有时候他们会来告诉我们有机构想买或者想卖,我们就会去协调,确保这些交易是在我们知情和监督下进行的,确保市场是健康运作的。

主持人: 我理解你们有控制机制,但回到刚刚那个问题:这个事现在已经在市场上发酵了嘛。而且我看过你们的代币分配表,早期 ERC-20 版本的代币其实已经有不少了,可以映射到你们的主网新币上。那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其实还是很难控制流通代币数量?也难怪有人可以在链上建立一个看似很值钱、但其实流动性很差的大头寸,对吧?

JP Mullin: 也没有你想得那么难吧。就我今天早些时候看的数据来看,已经有超过一亿枚 OM 从以太坊桥接到主网了。也就是说,是的,确实已经有大量代币进入市场了。

但我们要明确一点:我们没有在市场上出售这些「流通性强」的代币。我们出售的是那些长期锁仓、不能随便流通的部分。

主持人: 我明白你们官方不卖这些流通币,但市场上这些已经存在的老币本身就可以被某些人用来建仓。所以当交易所看到链上有某人用这些代币作为抵押,做了很大的头寸,就可能会担心:「这些币看起来在账面上价值很高,但实际上没有多少人愿意接盘或流动性很差。」于是就强平了。是不是这就是这次事件发生的核心问题?

JP Mullin: 为什么这些代币在账面上看着值钱,但实际却不值这么多?是因为流动性的问题吗?这里说的并不是锁仓代币作为抵押,而是那些可以自由流通的代币被拿去放在交易所。

我觉得各大交易所都有自己的风控机制。当然,我们也确实和部分交易所沟通过,但这类清算本该是交易所和投资者之间的事。

通常这种事不会一夜之间发生,而是会有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我没有参与这次具体的对话,不好对细节发表评论,但从我们看到的情况来看,这次清算动作非常激进且迅速,所以我们才会非常关注这件事,正在考虑所有可能的法律手段。

我们也在和投资者合作,评估一切可行的选项。

主持人: 我也想谈谈你们之前公布的代币计划,因为这次事件其实发生在你们一轮空投刚刚结束不久,而且当时你们还在防止「女巫攻击」(Sybil attack)——也就是有人创建大量假钱包去多领空投

作为创始人,你怎么看这件事和清算的时间点之间的关系?这是否已经提前暴露出一些风险信号,比如说有些代币可能被错误地分发到了不该拿的人手里?

JP Mullin: 说实话,我认为这只是个不幸的巧合。我们大概几周前做了第一轮 10% 的空投,这轮其实是之前延期的。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整体的代币经济模型:我们在 2024 年 2 月宣布第一次空投计划,当时是发放 5000 万枚代币,总价值大约是 500 万到 1000 万美元之间。后来这个数字涨到了 4 亿甚至 5 亿美元的市值。

这也意味着有一部分是零成本的空投代币,这对那些花钱购入的老用户来说肯定是个担忧。所以我们对锁仓规则做了调整,尽量平衡两边的利益。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做了第一轮空投。

同时,我们也对空投地址进行了女巫攻击过滤,而且这个比例非常大。我们发现确实有大量恶意操作,比如数十万个地址试图刷空投,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保护那些真正花钱、支持项目的社区成员。

我们在三月份就做了过滤处理决策,而这次的空投是在大概一到两周前完成的 10% 首轮分发。

主持人: 所以我想补充一下,为什么你们要去保护那些真正出资买入代币用户的成本价?从逻辑上讲,是为了防止那些没花钱就拿到代币的人对他们造成冲击,对吧?

JP Mullin: 对啊,我觉得这很重要——如果有人愿意拿自己的辛苦钱来支持你的项目、支持你的代币,我是真的觉得这是我的责任。

作为创始人,这不仅是我的受托义务(fiduciary duty),也是我发自内心想要承担的责任。

当我们发现有些人利用漏洞去刷空投、抢占资源,然后再把这些代币直接抛给那些一直陪伴我们的真正持有者,这对我们项目本身是一种伤害。我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不欢迎大家参与到空投里。事实上,在我们空投之后,还是有超过 20 万个钱包地址在主网上参与了活动。

这些人都是真实用户,通过了我们的防女巫攻击机制,没有使用虚假身份。他们进行了转账操作、也仍在持币——这些人我们必须保护。

而且我们不仅仅保护主网上的这些地址,我们还有以太坊上十几万个原始持币人,这个数量还不包括在交易所的钱包地址。所以总体来说,这涉及到的用户是非常多的,我也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主持人: 既然你说你认真对待这个责任,那作为创始人,其实有两大关键任务:第一是确保锁仓机制是明确的、被执行的。因为有些项目连锁仓都不做。

第二就是你前面提到的代币价格一路上涨的事。其实我们过去也看到过,这种情况往往是市场流动性比较差的时候,有些做市商用极低的资金去不断拉盘,把价格往上推。

你们的项目又比较特别,一方面有个已经存在的代币,另一方面你们又推出了一个新的 L1 主网,而且还让用户可以在两个代币之间互换。

那你作为创始人,在看到这些事的时候,有没有感到紧张?你也说过你不希望有人在高位接盘,那如果市场上其实并没有足够的真实交易量或活动支撑这个价格上涨,那就容易形成虚高价格。

而从整个 crypto 圈来看,现在很多创始人和做市商合作的时候,其实都在赌——赌你们的团队未来能把代币需求推起来,超过现有的和未来解锁的供应。尤其是像你们这种原始设计就有空投+解锁机制的项目。

所以你怎么看这种博弈?就这次的事件来说,你认为创始人该承担多少责任?

JP Mullin: 我可以稍微解释一下这次我们在代币经济模型上做出的一些调整,这样你也可以更清楚整个背景。

我们在为这次空投修改释放机制(vesting)的时候,其实也调整了团队的代币释放安排。团队的代币现在都还锁定在 Anchorage,已经公开过钱包地址,也写在我们发布的透明报告里了。

同时,作为空投新规则的一部分,我们把团队和顾问的代币锁仓期延长成了业内最长的之一——具体来说是 30 个月 cliff(锁仓期内完全不释放)+30 个月线性释放。

你要知道,我其实早就拿到过 ERC 版的原始代币,但我把这些代币全部退回,然后重新设定了解锁期。所以我现在的代币还要再锁六年,再加上我之前已经花了四年半时间在构建 Mantra 项目上。我们是奔着长期来的。

我会陪着这个项目经历高潮和低谷。这也不是我们第一次经历风波了。我当然要为这次事件负起责任。这次的情况确实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我觉得其中确实存在一些恶意行为,我们也正在调查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之所以愿意坐在这里接受你采访,之所以去了韩国参加峰会,也一直在尽可能公开透明地沟通,都是因为——这个项目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社区对我来说更是一切。

我们会继续做该做的事,支持社区前行。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都得扛下来。现在确实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候之一,但我们会继续前进,继续在已有的坚实基础上,与我们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们一起走下去。

主持人: 我想再追问一下,你说的「恶意行为」对我来说是个新信息,能解释下吗?因为听上去更像是有人持有大量代币然后被清算了,在我看来这可能只是市场行为,并不一定构成「恶意」吧?

JP Mullin: 我会说,这次事件的时机非常可疑,而且整个过程也太过「整齐划一」,不像是随机发生的。你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看到这么大的「瀑布式清算」突然爆发。所以我们才要认真调查,找出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不可能是「瞬间发生」的。你知道,如果你有被追加保证金或贷款爆仓的经历就会明白——如果你有和交易所或放贷方保持沟通,主动联系、提供额外抵押品或寻求解决方案,那对方是不会直接就把你全清算掉的,尤其不可能是一下子清算掉上亿美元的头寸。

那是非常大的仓位,必须要非常谨慎地去管理。我们现在的感觉就是——这件事并没有被好好处理,所以我们才在调查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这次确实让很多人都受伤了。

主持人: 我也同意你的说法,不过,这也正是大家关注的点所在,特别是做市商之间的关系和你们之间的沟通问题。站在我们外部观察者的角度,其实我们只能靠猜测。你作为项目方负责人,是最可能知道真相的人。所以核心问题就是:这样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很多人说,其实这个逻辑并不难理解——比如你举的清算例子:如果一个代币的价格,并不是自然供需下形成的,而是被一些参与者人为推高了,那在价格回调的时候,交易所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价格不真实,市场没有真实买盘,一旦没人接盘,就会迅速崩塌。

从这个角度看,清算的触发其实也是「合理」的。作为项目方创始人,我猜你应该有参与这些关于代币、流通量、挂在哪些交易所、交易量分布等等方面的对话,至少你应该了解这些关系的运作吧?

JP Mullin: 在某种程度上,是的。我们确实有一些交易所主动联系我们,问我们:「这些代币是怎么回事?它们从哪来的?为什么这些代币被用作抵押品?」

他们会发给我一个钱包地址,而这个地址是从另一个交易所新创建的钱包转入的,看起来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新地址。

我无法做出决定,也没有确切的信息去判断这些代币来自哪里,尤其是如果它们来自一个中心化交易所的话。显然,我们和多个做市商有合作,他们也是我们的投资者,我非常愿意告诉你们他们是谁:包括 Laser、Amber 和 Manifold Trading。这些都是我们的投资伙伴。

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们从未与做市商合作进行任何形式的「拉盘」或代币价格操控。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去做这种事,Mantra 过去 12 到 16 个月筹集的资金也有限,这并不是我们会做的事,我愿意把这点公开声明。

关于代币的价值,你可以随便怎么评论,是否公平,那是市场来决定的。我希望最终能达成一个公平的市场价值,对于我们正在构建的项目也是如此。

过去 12 到 15 个月,我们确实得到了大量关注,执行也很有力。我们发布了很多重大公告,得到了很多支持。包括来自机构投资者、房地产开发商、还有像 Google 这样的 web2 合作伙伴的支持。

所以从尽职调查的角度看,我们通过了所有的审查。我们是一个受监管的项目,我们已经向监管机构和合作伙伴展示了我们所有的合规性,也一直保持透明,并且与监管机构有过沟通。

主持人: 如果这是一个由 Vera 批准的项目,我很好奇你们是否与他们有过关于发生的事件的讨论?

JP Mullin: 我们当然是第一时间联系了他们。所以,我们一直在与他们保持联系。整体来说,大家都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承诺保持透明,尽可能展示每一个事实和信息。

除了恢复计划之外,下一步是展示详细的事后分析,尽可能公开所有事实和信息,包括公共钱包等等。我们会将我们所知的一切内容公之于众,以便重新赢得社区的信任,并能够在链上清楚地展示我们这边的观点。

Shrug 已经公布了他们的钱包,Laser 也公布了钱包,我们这边也已经发布了我们的钱包地址。我们会继续公布更多信息,尽可能保持透明,我们并没有在回避这件事,我们就在这里。

主持人: 我想继续聊一下关于透明度的问题,正如我之前所说,Sheriff 发布了他们的报告,并表示这些被抛售的代币并不是他们的。说到透明度,接下来我们该往哪里走?Mantra 该走向何方?Om 代币将如何发展?因为正如你所说,现在围绕这些问题存在很多疑问。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我在准备这次对话时看到过一个 Twitter 上的讨论,一个人提到关于透明度的问题,你回应说,在供应方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关于这次空投的恶性循环问题。

你当时基本上回应说,"我并不是在做任何形式的拉盘,我也不是说这是坏投资,也不是说这是好投资。我们从一开始就一直保持透明,最近还发布了另一份报告给社区。」我有点想弄清楚你指的那份报告是哪个?

我不确定你是否指的是关于恶性循环的那部分,但主要问题在于,是否关于供应动态的透明度。甚至我看到 Binance 最近也提到过因为担心供应量的增加而对 OM 代币的上市进行了警告。我好奇你是不是在指这个问题。

我指的是之前你们展示过的透明度报告,那份报告中列出了不同的类别,我很高兴提供链接,这份报告大约是一个星期前发布的。

正如你提到的,在 Mantra 的历史中,我们一直在发布关于 OM 代币发行和供应的更新。这些都是从去年开始,当我们将 ERC 代币和新链代币合并时,经过了治理投票和 ERC20Mantra 社区的批准,整个过程都得到了验证。过去几个月里,我们也不断发布了更新,虽然现在没有这些链接,但我很乐意提供。

你可以看到这些变化的过程。我们与 Binance 和其他交易所的合作非常密切,每当出现代币经济学的变化时,我们都会立即与他们沟通。如果有任何经济学上的变动,我们会通过公开验证的治理提案,或者通过媒体文章等方式公开发布,我们也会直接与 Binance 和其他交易所分享这些信息。

我知道 Binance 肯定是知道这个变化的,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交易所已经决定支持这个变化,Binance 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已经就此变化与他们进行过联系,他们对代币供应的变化是知情的,这并不是新的事情,早在 10 月就已经发生了。

这件事确实让我感到有点奇怪,特别是你们提出的「按一对一比例进行镜像销毁」的想法。是否曾讨论过,如果现有代币供应量过大,是否应该考虑将其中一些代币转换?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OM 代币的供应量已经很大了。

我现在在查看提案,很多人提到这个提案可能是那种类型的提案,我记得你提到它有 91 个投票。我记得你说过,在我们做这件事的时候,很多人说我们已经完了。作为 Mantra 的领导者,能不能谈一下这个决策的过程?以及你是否会回过头来做出不同的决定?

JP Mullin: 我不会改变决定。其实,如果当时没有通过这个提案,我们甚至不会有 Mantra 的 Layer 1 链。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打算使用 Mantra 的 ERC 代币,并且我们计划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 L1 链,这个链将会进行某种形式的空投,回馈给 OM,这个新代币被称为 Omega AUM。

我们当时与投资者和核心团队成员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发生在 2023 年末和 2024 年初,当时几乎没人听说过 Mantra。

实际上,我们的代币跌了 95%,很多人认为我们已经完了,对吧?然后我们有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复苏,这次复苏也得到了 OM 代币重新定价的支持,Mantra 的链也被推出,目标是为 RWAs 提供支持。这些不同的叙事和我们所做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最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关于这个「镜像桶」(mere bucket),其实当我们为链创建这个新供应时,一切都是公开的,支持这个项目的每个人都完全知道这个情况,从提案一发布,我们就一直在传达这些信息。

镜像桶实际上是 ERC 代币和主网代币之间的桥梁,我们有效地复制了现有 ERC 代币的供应量,它也是可以在链上验证的。当人们将 ERC 代币发送过来时,这些代币会被发送到销毁地址,目前已经有大约 1 亿个代币被销毁。

整个过程是按一对一比例的可替代代币进行兑换,你甚至可以在 Bybit 上看到,他们既有 ERC 版的 OM,也有 Mantra 链版的 OM,你可以存入 ERC 版 OM 并提取 Mantra 链版 OM,反之亦然。

我们设定了一个 30,000 个代币的门槛,当你通过桥接发送代币时,这个数量会在几分钟内被自动填满,验证发送到销毁地址后,就会释放新的代币。如果数量超过 30,000 个代币,我们就需要一个人工处理过程,通过一个多签钱包来批准并发送代币,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 24 小时,确保一切是安全的,因为这涉及到巨大的资金流动。

即使我们启动时,我忘记当时 OM 的价格是多少,但它仍然是几百亿美元甚至更多的代币存放在这个桥接钱包里。我们希望确保这不会成为攻击的目标。我们也希望确保人们能够正确地将他们的代币桥接到主网代币,这是所有新活动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主持人: 你现在回顾这个 90% 的跌幅,考虑到那些可能在价格高得多时进入市场的人,现在的价格已经远低于他们当时的投资价。如果是这样,正如你所说,他们可能已经失去了他们辛苦赚来的钱。你觉得你和你的团队在透明度方面做得够了吗?有没有告诉大家这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JP Mullin: 我确实感觉我们一直尽力保持透明。我不觉得问题出在透明度上。我确实希望继续保持尽可能的透明,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事实上我们没有卖出任何代币,投资者也没有。

主持人: 我认为人们并不一定对你们卖出代币感到不满,奇怪的是,我知道你不在美国,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近发布了他们对透明度的立场。具体来说,他们指出,如果你们涉及加密货币交易,需要公开哪些是市场做市商,公布你们签订的协议,公布哪些人可能持有代币,以及供应量如何变化,这基本上就是他们的要求。

所以如果我们现在重新开始,考虑到 OM 现在的交易价格是 70 美分,而之前曾接近 7 美元,已经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想谈论这些协议的透明度,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大市场做市商或投资者的成本基础,这可能会对供应造成很大的压力。那么,如果你跟新的人交流,你会公开哪些内容?

JP Mullin: 我认为现在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发布尽可能多的链上信息,展示代币所在的位置,具体发生了什么。

主持人: 这是关于链下的内容,像是那些协议和场外交易之类的,我的问题是这个意思。

JP Mullin: 我认为链下的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开的,包括我们从一开始就公开的归属计划。

所以,显然,我们愿意尽可能提供与任何涉及货币协会的协议相关的所有信息。我们完全承诺这样做。你知道,我会支持这一点,我们会发布,但不能做到所有事情。

我认为现在,投资者会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很高兴你提出了关于链上和链下的两方面问题。我们完全承诺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我做出这个承诺。

主持人: 于接下来该怎么做,这无疑是一个大问题,显然也是很多人现在在关注我们对话的原因。

我想给你一个机会,谈谈你们接下来的计划和你打算走的路线,因为坦率地说,在此之前我没有听说过 Mantra,可能是因为你们在那边,我们在这边,纽约和全球加密用户之间确实存在差异。至少我没有听说过太多关于你们的信息。

但现在,考虑到这个链上的现实世界资产,你说过你们的资金并不多。那么,当你提到回购计划并计划恢复时,我想说的是,甚至你可能也同意,现在几乎不可能回到之前的那些水平了。但你怎么看待回到那个水平的计划,以及你们现在能运作的资产?

JP Mullin: 当然,你知道,这种情况以前也发生过。我们曾经跌过超过 95%,当时刚推出时,大家都以为我们完了,但我们成功回来了。我们知道我们会再做一次这样的复苏。

从创始人的角度来看,无论我需要做什么来确保社区得到妥善的照顾,我都愿意尽我所能。这对我来说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我们需要在这个艰难的时刻采取行动,恢复正常,支持我们的社区。

我们确实有强大的长期机构合作伙伴,我提到过,我们的公司是有资金支持的,业务仍然保持健康,我们会继续前进并执行我们的计划。事后,我们看到的机构兴趣非常强烈,真的很高兴看到这些。

我们承诺尽我们所能来执行回购计划,从我个人的创始人代币开始,我已经重新锁仓。这阶段我并不看重财务利益,说实话,一开始也就不是为了财务目的。所以,我希望确保我们能够重新启动这个项目,继续前进。

我们将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如 Subaru、Laser 等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回购计划,同时创建一个销毁机制,让大家看到什么在发生并销毁任何不必要的供应量。我已经与我们的投资者沟通过了,他们也已经承诺将帮助并支持这一计划。

主持人: 你提到的这些点,想要确认一下这些流程的正常情况,你谈到的清算问题。如果有投资者的兴趣或机构需求,可能会在这种时候介入,你是说这些对话并没有发生,对吗?

我是指直到目前为止,关于需求的情况,你谈到的机构支持和投资者的支持,现在是处于 90% 跌幅后的情况,对吧?

JP Mullin: 这事情确实发生得很快,几乎是一个晚上就爆发了。这是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情况是突然的,我们并没有太多时间反应。我当时也在睡觉。

所以我们显然已经与持有代币的合作伙伴合作,他们会继续支持项目,也有资金支持。但我们也吸引了很多新的投资者,他们对项目产生了兴趣,并且会继续支持,显示出他们愿意继续参与。

所以,看到这些新投资者的加入让我觉得很不错,大家理解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并且这不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挑战。我们准备好再次站起来。

主持人: 说到这对你个人的影响,我也想问一下,你提到你已经在这个项目上工作了一段时间,我也看到你过去的访谈,从谈论 Home 到去年主网发布前。

对于你个人来说,经历这一切,你怎么看待这个过程?我之前采访过很多创始人,包括 Terra 崩盘后的 Do Kwan 和 FTX 倒闭后的 SBF,我也采访过很多其他项目的创始人。

对于你来说,经历过这些波动后,你会不会有某种释放感?当然,我知道今天听起来你并没有感到松一口气。但从代币的波动来看,或许现在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像你说的,你曾经经历过类似的崩盘,是不是也有点「也许我们应该在这个点上」这种想法呢?

JP Mullin: 我不这么认为。你知道,撇开市场价值不谈,这不是我会感到松一口气的事情。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事件,很多人亏了钱,受到了伤害,而我对此一点也不感到宽慰。

我感到很沮丧,今天对我来说非常艰难。我为我们的社区感到难过,我为那些亏损的人感到难过,我为我们的团队、一些外国投资者感到难过,真的是很糟糕。说实话,我感到非常难过。

所以,这不是我会感到任何松一口气的事。我觉得很糟糕,但我承诺会尽我所能,花每一分时间去修复这一切,做对的事,我站在这些话背后。我相信在过去五年里看到过我们的人,会支持我这一点。你知道,我会遵守诺言,并且做我能做的去支持这个项目,承担责任,不逃避。

主持人: 你说你感觉糟糕,我其实是想弄清楚是哪一部分让你感觉不好。显然,价格下跌是一回事,但听起来你说这不是你的错。所以,如果有某个部分是让你感到不好,除了价格外,具体是哪部分呢?

因为听起来你说你并没有抛售,你的投资者也没有。那么,从外部看,特别是那些不在 Mantra 生态系统中的人,你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JP Mullin: 我感到难过的是那些因为相信这个项目、相信这个代币的人,结果他们亏了钱,他们没参与这次事件,结果一觉醒来,代币就下跌了 80%,90%。这真的很糟糕,我为支持我们的那些人感到难过。

主持人: 其中一部分责任是在你身上的吧?我想如果我能最后明确一点,就是你究竟是在哪部分感到难过?是关于你做了什么事吗?

JP Mullin: 他们相信我,他们相信这个项目,结果他们在这当中亏了钱。就像我说的,这让我感觉到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创始人,我有责任照顾代币持有者和我们的支持者。我无法避免,我就是为他们感到难过,坦白说,我也不知道还能怎么说。

我觉得很伤心。我感觉我们的社区受到了伤害,我们的代币持有者受到了伤害,我们的基础也受到了伤害。我觉得自己负有责任,即使我没有做任何疏忽或恶意的事情,但我还是感到责任重大。

主持人: 好奇的是,如果你的投资者受伤了,我想知道他们是否真的亏损了,即便现在代币交易价格是 0.7 美元。

JP Mullin: 我觉得他们并没有亏损,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持有流动性代币的投资者,至今还没有卖出任何流动性代币的原因。

主持人: 所以可能他们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而是那些后面才进来的人受到的影响更大,正如你所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进行这些对话,为什么我们来和你聊聊。也许如果我们早些时候就谈过,或许就能让更多人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再说一遍,我现在才开始了解你们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它如何与现实世界资产相关,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

听起来你也已经熬了很长时间,处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那最后一句话,你对那些持有这个代币的人想说些什么?

JP Mullin: 首先,我想感谢你们,让我们有机会出来分享我们的立场。再次重申,我们会制定一个计划,确保完全透明,公开发生了什么,在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所以,大家可以关注我个人的推特以及我们公司的推特账号,所有这些信息都会发布出来。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推出我们的回购和销毁计划,确保我们尽一切努力支持投资者。我们会与社区保持持续沟通。再次保证,社区朋友们,我们会尽一切可能来纠正这个局面。

感谢那些支持我们并积极联系的人,非常感谢你们。这对我们意义重大。对于那些此刻对我们表示怀疑的人,我们会继续尽最大努力工作,并会变得比以往更强大。

主持人: 我非常感激。我认为,有时人们不愿意保持信息透明,不愿意让大家了解最新情况。而这次情况相对独特,尤其是周末发生的事件。因此,我认为让人们知道你所知道的一切,正是这个领域所期望的透明度。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