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layer 联合创始人 Kevin He 对话社区:已处于 TGE 前的最后阶段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呈现窄幅震荡态势,BTC 价格持续在 7 万至 9 万美元区间波动。在缺乏显著利好催化的情况下,社区也将关注焦点转向一些未 TGE 的龙头项目,经过一年多的生态建设周期,一些头部比特币生态协议项目的 TGE 时间也陆续接近了临界点。
近期,针对社区关注的项目 TGE、链上 GAS 费用高、官方资产头盔赋能弱和生态造富效应等问题,Bitlayer 联合创始人 Kevin He 作出了集中回应,并重点披露了 BitVM 技术进展与未来规划。
此外,为更好地收集社区反馈,Bitlayer 团队发起了社区发展提案征集,参与者可通过填写 问卷调研 (具体链接为: https://bit.ly/bitlayercomm ),给出有效性建议的用户有机会获得奖励。
以下是根据 Kevin 对近期 Bitlayer 社区热议话题的回复整理的内容,全文如下:
关于 TGE 和社区激励
问题 1:Bitlayer 最早于 2024 年 3 月完成种子轮融资,随后又顺利完成 A 轮、A+ 轮总计 2500 万美金融资,团队也很早在运营活动中将 BTR 作为空投奖励给到社区用户,请问团队对于项目 TGE 有一个明确的时间吗?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Kevin: 目前我们确实是处于 TGE 前的最后阶段了。TGE 阶段会涉及包括代币经济模型敲定、全球化合规框架的适配、以及与交易所、做市商沟通等多维度的系统性工作,但由于这些环节涉及合作方的保密协议,现阶段暂无法公开具体时间表。
可以明确的是,我们各方面都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一旦完成全部必要流程并获得最终确认,我们将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公告、社区频道等途径同步进展,请大家静待好消息。
问题 2:团队计划什么时候公布代币经济模型?代币分配比例如何设置?BTR 代币效用是什么?
Kevin: 代币经济体系的设计是项目长期生态价值的关键支柱,团队始终以严谨性与可持续性为核心原则推进相关工作。目前,代币分配比例、释放规则及效用场景等细节已进入最终论证阶段。
我们理解社区对 TGE 的期待,但目前尚无法披露具体细节,我们承诺会在 TGE 前的合适阶段通过官方渠道完整公布代币经济模型,并为社区预留充足时间解读规则。后期可以在官方的文章上找到最新的信息。
问题 3:用户通过头矿节、BTCFI 狂欢节等活动获得的 BTR 奖励是否设置了锁仓规则?代币上线后团队如何防止市场的大规模抛压?
Kevin:上述活动 BTR 奖励的锁仓规则与具体活动相关,比如我们在第 3 期头矿节中的空投、用户中心的赛车抽卡活动就对应的是不锁仓 BTR 奖励,更多的细则大家可以查看相应的活动公告进行确认。
整体来说,我们对空投奖励的设计严格遵循贡献度与长期价值绑定原则,所有的奖励发放过程会结合链上行为及生态参与度设定差异化的释放周期,具体的规则和细节会在 TGE 前通过官方公告完整披露,并开放社区答疑。
问题 4:Lucky Helmet 头盔是 Bitlayer 的第一个官方发行的NFT,未来还会有其他赋能举措吗?
Kevin:头盔是 Bitlayer 的首个官方 NFT ,持有者是 Bitlayer 的第一批用户,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头矿节对头盔持有者提供了积分加成等赋能,也进行了专属的 BTR 代币空投。对于头盔赋能,团队没有理由放弃,我们承诺后续会在各类活动中进行更多的赋能,如果持有者有更好的建议,可以联系 Bitlayer 团队进行反馈。
关于生态发展与运营策略
问题 5:大家发现目前已经有部分 Bitlayer 生态项目暂停运营,Bitlayer 在与生态项目合作时没有审核机制吗?另外,目前整个 Bitlayer 生态没有造富效应,也没有太高的关注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Kevin:Bitlayer 本身作为公链运营方,我们欢迎更多的项目方来构建,也积极提供各种基础设施支持,但目前整个链生态构建还处于早期,生态的成熟也需要经历技术验证、开发者积累与市场认知迭代的长期过程,这中间势必会出现很多良莠不齐的项目,但我们也要看到,生态中也出现了很多创新产品。
至于没有造富效益,我的理解这是全行业的问题,而不只是 Bitlayer 的问题,我们相信随着 BTCFi 和整个链不断发展,生态项目必将迎来蓬勃阶段。
问题 6:Bitlayer 头矿节合作了那么多生态项目,项目最后兑现的奖励都不够交互的 Gas 费用。
Kevin:过去一年 Bitlayer 积极和生态项目联动,并通过积分、Token 激励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至于最后项目兑现的奖励高低问题,其中一部分重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市场行情一般,价格表现可能不符合大家的预期,相信随着市场的转好,整体表现会改观。
关于社区反馈的生态项目空投奖励难兑换的问题,目前团队基于合作方和用户之间的诉求出发,开发团队正加紧推进 Quick Jump 方案,帮助用户将参与 Bitlayer 生态项目交互获得的空投奖励以近乎 0 成本的方式进行跨链,该功能预计 2 周后可以实现。另外,对于整个链的 Gas 交互成本问题,我们正在积极推动解决方案落地,相信很快会有一个令大家满意的答案。
问题 7:目前 Bitlayer 生态并没有很繁荣,用户将 BTC 跨链进入 Bitlayer 生态能有哪些玩法?
Kevin:首先生态的高度繁荣,的确是是一个过程。同时团队考虑到用户实际需求,推出了BTCFi Yield 入口( https://www.bitlayer.org/btcfi ),我们会集成目前市场上收益较高的 DeFi 产品以供用户体验。目前来看市场对于比较高 APR 的产品需求还是非常高的,比如 BTC Yield 首期 600 BTC 额度的 BLBTC 只花了 47 小时就满额。另外,基于这些 BTCFi 产品,我们也期望跟合作方一起,解决 BTC 的各类资管需求,让链上的商业环境真正得以实现。
关于技术和用户体验
问题 8:目前用户普遍反馈链上 Gas 费用较高,预计何时能实现显著优化?
Kevin:伴随着近期 BitVM桥 的主网推进,V2 主网的迭代临近,团队很快会给出一个让用户满意的答案,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问题 9:Bitlayer 的规划中 Layer 2 和 BitVM Bridge 分别占据什么位置,未来的业务重心是什么?
Kevin:Layer 2 和 BitVM Bridge 是 Bitlayer 的两大重要且并行的业务模块,二者通过技术耦合和场景协同共同发挥作用。Layer 2 作为 Bitlayer 的基本盘,我们接下来会通过 V2 升级、降低 Gas 费用、以及持续的生态扶持等举措提升用户和开发者的体验。
此外,Bitlayer 作为 BitVM Alliance 的一员,在 BitVM 落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BitVM Bridge 的核心在于实现了所谓的“ 1-of-N”信任模型——只要多个参与者中有一个人保持诚实,整个系统就能正常工作。这与需要“大多数人诚实”的模型有本质不同。当然,BitVM Bridge 的规划远不止资产跨链转移功能,其目标是对接比特币流动性提供者(包括大户、散户和机构)与资管协议的需求,未来团队还计划将这套技术开源,并封装成 API 服务。关于 BitVM 落地与应用场景可参考该视频讲解: https://youtu.be/XzyYI6Kohd4?si=GHunGP6yOVZ7n8oZ
无论是 Layer 2 搭建生态,还是桥业务,都是 Bitlayer 一直在做的工作:发展 BTCFi 生态基建。
问题 10:Bitlayer 是基于 BitVM 范式的项目,怎么平衡易用性和去中心化?
Kevin: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本质要回到持币人的真实需求。
从注重合规安全的机构持有者、大户(比如国家储备/BTC ETF 发行商/上市公司/家办等),到追求高效交互的散户群体,他们特定的需求多样性决定了我们需要针对他们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对于机构和高净值持有者,资产主权控制与合规透明是他们的首要需求,我们希望通过信任最小化的 BitVM Bridge 的方案解决对手方风险和确保可验证性。对于普通用户,很多人进入这个领域,不一定是为了追求去中心化的技术理想,而是为了能够方便地使用链上业务或产品,所以我们需要以务实的态度去发展,同时在技术之外,注重业务的拓展和市场的适配性。
关于路线图和战略规划
问题 11:Bitlayer 2025 年技术路线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Kevin:从项目创立初期到现在,面向市场/解决行业痛点始终是我们工作北极星。经过一年多的技术积累,我们逐渐开始将研发成果进行落地,可以期待的是,接下来我们会有以下技术进展和落地:一是 BitVM Bridge 目前已经处于测试网阶段,我们后续会迎来主网上线;二是 V2 上线,目前正在完善相关功能。此外,我们还在进行一系列提升用户体验的研发,比如上述提及的降低 Gas 费用,以及支持高频交易功能等,以上这些都在我们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里。Bitlayer 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释放的商业闭环,运营盈利性业务,做跨越周期的企业。
问题 12:团队在全球化运营中将采取何种差异化策略?如何扩大生态影响力?
Kevin:从 Bitlayer 创立之始,团队就秉承立足亚洲,面向全球的运营策略。亚洲市场是我们的基本盘,我们在亚洲多个国家已经建设了非常不错的本地社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拓展北美、中东、欧洲等市场,经过努力,目前 Bitlayer 的发展成果和潜力在北美获得了大量机构认可,更多的合作正在推进中。
谈及生态,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区块链生态建设需要时间,需要官方团队、开发者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我们坚定地认可 Bitcoin DeFi 这个大方向,通过投入 2 项核心技术(BitVM+高频链),打造 2 个产品(BitVM Bridge 和 Layer 2)满足各类比特币持币用户的资管需求。随着基建逐步完善、外部条件逐步具备,我们相信繁荣的 Bitcoin DeFi,必将在 Bitlayer 生态中发生。
美国拟推“BTC债券”,或借BTC增值抵消数万亿美元国债?
根据BTC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一项政策框架,美国财政部有可能通过拟议发行的2万亿美元“BTC增强型国债”(以下简称“BTC债券”),拨款2000亿美元用于购买BTC。这种“BTC债券”的结构旨在为未来...
比特币颓势何时休?且看监管破冰与宏观改善
作者:Bitfinex Alpha编译:Tim,PANews比特币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创下近十年最差纪录,尽管年初价格一度飙升至109590美元的历史新高,但季度收盘仍录得近11%的跌幅。市...
Arthur Hayes新文:美联储政策转向信号显现,比特币年底能否突破25万美元?
原文:Arthur Hayes编译:Yuliya,PANews在全球央行圈内,杰罗姆·鲍威尔和黑田东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自从黑田东彦几年前卸任日本央行(BOJ)行长职务后,鲍威尔经常向他寻求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