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elar Network(AXL)跨链代币服务(ITS)现已在主网上线
通常来说,在特定的一条区块链上发行代币并不困难。然而,在多条链上同时发行代币则更具挑战性。项目方经常需要将“原链”上的代币“桥接”或“封装”到其他链上。
通用消息传递协议 Axelar 的一项新服务旨在改变这一现状,使项目们能够无需任何编码轻松地在 Axelar 支持的所有网络上推出代币。
这个新工具被称为跨链代币服务(ITS),它保持了所有 ERC-20 代币的可互换性和相关属性,同时允许它们在 Axelar 支持的每条 EVM 兼容链上转移(目前有 15 条链,未来将支持更多链)。
ITS 无需许可即可使用,并且代币还可以借助“铸币和销毁”机制完成信任最小化的桥接。据 Axelar 的 DeFi 负责人 Jason Ma 称,“这样的功能在行业中前所未有。”
“目前市场上的另一种替代解决方案是 LayerZero OFT,但它并非无代码解决方案,根据我们从开发人员那里听到的反馈,它可能需要一周到几个月的部署时间,”Ma 表示。
跨链代币服务(ITS)具有以下特征:
1. 无需编码:只有跨链代币才能实现完全自动化、无需编码地多链部署和管理。
2. 无需信任:通过在公链上运行的开源智能合约来实现代币跨链。该公链由动态验证器集保护,并在链上运行。
ITS 可用于自动化跨多条链部署和维护新代币,但它也包含“代币管理器”,可以统一部署已经在多条链上的原生代币,并在支持的目标 EVM 链上保持与原生代币的可替代性和功能,使团队能够轻松管理代币总供应量。
Fraxtal(Frax 即将推出的以太坊 Rollup)是最早使用 ITS 的项目之一。Fraxtal 的联合创始人 Nader Ghazvini 希望这项服务能够吸引开发者加入其新链。
“Fraxtal Layer 2 从一开始就集成了 ITS,为许多在底层加入的开发者提供了无缝的、无代码的互操作性”,Ghazvini 说。
“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开源 CCTP(跨链转移协议),任何协议都可以使用和在上面部署。”Ma 表示,这使它与 Circle 的 CCTP 属于同类,后者往往用于在链之间桥接原生 USDC,只是没有中心化交易对手。(而 ITS 的)代币管理器可供团队使用,例如,用于链接原生代币的部署,以满足合规要求。”
“对于项目认为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高流动性的链,他们希望进行原链铸造。”Ma 说,并以 Ethereum、Polygon 和 Arbitrum 举例,“他们可以直接使用 ITS,并在其他链上使用 Axelar 版本的该代币,仍然可以完全实现互操作性。”
虽然目前仅支持 EVM 链,但 Axelar(本身是 Cosmos 链)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将服务扩展到 Cosmos Interchain 。
从Thunderbolt雷霆网络出发,重新审视比特币闪电网络的设计逻辑
比特币主链长期存在交互缓慢、编程能力受限等问题,闪电网络虽提供了支付效率的解决方案,但因结构复杂与安全门槛高始终未能大规模落地。Thunderbolt协议以软分叉形式重构链下交互逻辑,引入UTXO Bundling与OP_CAT,提升扩展性与可编程性,为BTCFi带来更具原生性与可组合性的基础设施范式,重新定义比特币链下应用的可能性。
SUI生态回暖,有哪些项目值得埋伏?
随着加密市场整体上涨,SUI生态代币表现尤为突出,24小时涨幅达23.1%,与此同时MystenLabs已完成构建了完整生态体系,众多新项目在此轮市场回暖中蓄势待发。
Backpack+AI,代码小白也能脚本低风险赚钱
不会代码也能上脚本,撸毛还能赚钱,他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