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掘金:币圈套利者的生存之道
原文作者:Ada,深潮 TechFlow
今年的加密市场并不热闹。
山寨行情整体惨淡,除了少数的链上交易大神外,少有人能持续赚钱。
但在这个看似沉寂的市场里,依然有一群人默默发财。
他们甚至算是“圈外人”:
对加密货币没有信仰,也不关心基本面和叙事,更不炒情绪。
他们的原则只有一句话: 只套利,不交易。
最近“玩偶姐姐”的文章刷屏,从某种程度上讲,她也是一个套利者, 靠算法、情绪和流量差生存。
她和币圈的套利者,本质上做的是同一件事: 在规则的缝隙中寻找机会,用执行力放大利润。
在这个投机与创新共生的世界,套利者往往比建构者更清醒。
他们看见系统的漏洞、激励的错位、规则的延迟,以及人性的贪婪。
本期,我们采访了几位不同类型的套利者。
他们的故事,也许能告诉我们:在币圈赚钱,也可以很稳健。
套利老六:套利不是策略,而是一种思维
我是老六,2021 年进入币圈。
跟很多人一样,大概是 2021 年中 DOGE 和 SHIB 最巅峰的那一波。我一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在无脑买入竟然还赚到钱了之后,大力推荐我:“来吧,这里一天就能赚 1w。”
结果你也能猜到:在这波狗狗奇迹里,他赚了,我亏了,成了接盘侠。但那次让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原来在币圈,市场情绪是可以快速直接变成财富的。
然后在年底链游最后的狂欢之后,长达 4 年的熊市来了。也正是这个熊市,让我开始有时间去发现一些现象,比如交易所之间的价差,BTC/ETH 之间的汇率差。
那时候我还没想到要靠它赚钱,只是单纯觉得,这个市场的错位太多了,那么信息和价格之间的延迟,就是钱。后来我发现原来 web3 中的信息差,是可以被精准利用的。我就这么,一步步从观察者,变成套利者。
我学的专业和本职工作跟金融沾点边,但完全不是搞交易出身。
很多人听到套利二字,总觉得必须得上技术,上高精尖的脚本,是金融高手才能玩,其实不然,刚开始我接触的套利非常原始,就是手动搬砖。没脚本、没机器人,靠眼睛、靠手、靠网速。
后面才开始跟另一个小伙伴去学习用工具、脚本,哪怕后面融入了一点量化,但核心还是草根式的试错迭代。
所以我觉得草根背景对我很深的一个影响是,我在看币圈的时候,有种第三视角,我不迷信新金融,也不排斥技术,我不完全依靠交易,更偏向套利逻辑,哪里简单,门槛低,我就往哪里去。干中学,学中精,我一直是这个过程。
反之,如果有量化、外汇的背景,我可能一开始就学会华尔街用期权对冲那一套了,那就会少了很多野路子的乐趣。
我第一次成功套利是在 21 年底,那个时候币安和 OKX 上的 BTC 和 ETH 经常出现价差,所以就考虑要不要来做一下手动搬砖。
我在币安以 3600 买了 ETH,OK 报价 3630 左右,理论利润是$30/ETH。但在套利的时候,链上拥堵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而大多数价差机会持续时间仅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等我实际上干完这一套搬砖操作,进行结算的时候,发现扣除我在这个过程中的转账费用、手续费、时间波动,我实际净利润远远低于表面价差。
虽然赚得不多,但第一次体会到了套利的快乐。
面对市面上大量的新项目,我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基本面,最基本的 TVL 和链上活跃度,还有团队背景、协议收入和社区热度。二是套利空间,评估是否有低效市场机会,比如流动性不均或空投机制的漏洞。
另外,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形成价格闭环,我不会碰。比如我会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项目有没有可验证的现金流或收益逻辑?它的机制有没有明显的不对称?激励是不是过度?如果答案都是“是”,那就意味着这里可能有套利空间。
总体上,我偏好 DeFi 和跨链项目,因为它们套利机会多。
老实讲,套利这事真的挺折磨人的。表面上看每天都在薅羊毛,实际上是在薅自己的神经。
你得跟延迟、波动、孤独打交道,没有规律的人,是很快就会被焦虑吞噬的。
再有就是要学会关机,赚到一笔、亏了一笔,千万不能一直搁那死磕。
该关电脑就关,该出去吃顿好的就吃,该打游戏就打。身体和脑子清醒的时候,机会才看得更准。
最近新买了个鱼缸,开始学习养孔雀鱼,在工作之余还是很治愈人心的。养鱼的诀窍是先要把水养好,然后不用天天干预,它自己能生长。这就非常像我们做套利的终极目标了。
这几年我越来越相信: 整个币圈,其实都是在套利。
刷积分、撸空投、薅补贴、卡规则、低买高卖,本质上都是在利用系统的某种不对称。
撸毛是套利的低维形式,量化是高维形式,但背后的灵魂是一样的,发现低效,用执行放大。
所以我常说, 套利不是一套策略,而是一种思维。本质不只是发现价格差,而是思维方式的升级。
它让你永远处于观察-验证-执行的循环中。当你能持续保持这种觉察力,你就不只是赚价差的人,而是可以一直赚价差的人。
当你拥有套利思维之后,你就会发现: 币圈其实不是赌场,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对效率、欲望与执行的理解。
清水哥:做时间的朋友
我是清水哥,做套利已经 3 年多,主要做一级市场打新。
第一次听说区块链是在 2020 年,那个时候我还在做跨境电商,但是生意越来越差,我急需找到一个新的出口。
后来在一个付费社群里认识了一些币圈的人,便跟着他们后面学习。那个时候我非常想成功,所以在 2022 年到 2023 年 4 月这段时间,我买了很多课程,也加入了不少付费社群,希望能找到赚钱的机会。
再后来运气比较好,2023 年 5 月市场上开始出现铭文。我当时从信用卡里套了 1 万块钱,便开始去玩铭文。那个时候真的太好赚钱了,从 2023 年 5 月到 2023 年底,我最高浮赢有上千万,但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这种新鲜事物,自己也没有定力,没有及时止赢,后来利润都回撤了。但是这次也让我尝到了甜头,赚到的钱让我还清了负债,还有结余,我就用剩余的利润买了比特币。
从那以后我就把在币圈打新套利作为了我的主业,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网上盯最新的项目信息。后来我建立了自己的付费社群星星之火,最高峰时有群友上千人。我每天把市面上最新的项目信息更新给群友,并写好操作指南,希望带领一群人在币圈通过无风险套利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如果说要给新人打新套利一些建议的话,我想是要及时锁住利润,不要格局。以我的经历来说,我曾经遇到过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我参与过一个叫 PIPE 的项目,当时的成本价只有 0.8u,但是这个项目非常火爆,最高峰时价格涨到 8000u 一张,达到了上万倍的利润。我当时就想着靠这一把翻身,所以就一直拿着不卖,结果它就开始下跌。或许是有一种不甘心吧,想着它的价格还能再拉回来,再破历史新高,所以就格局了。但最终结果是,这个币后来归零了。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刻骨铭心的教训,我也时常拿这件事告诫我自己或者刚入行的新人,不要贪心,要脚踏实地地去赚钱,慢慢变富。
今年以来,市面上没有特别火热的打新项目,所以我的社群也开始慢慢变成一种综合性的社群,只要是赚钱的项目我都会分享给群友。比如币安的 Alpha,Spark 协议等。在这个市场久了,会看到影响人赚钱的主要是心态。好多人对打新套利从最开始的不理不睬,到后来的高攀不起,再到后来的 FOMO 入场,最后接盘被套。这种心态是典型的韭菜心理,很多人都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结果被现实打脸。归根结底是没法与自己和解,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雷子:用技术锁住利润
我是雷子,做套利已经有 4 年时间,目前我主要聚焦的是 Solana 生态内多 DEX 之间的高频套利。
我进入加密行业的起点,其实带着几分偶然。
2021 年 DeFi 爆发初期,我还在传统医疗领域做销售,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提起当时圈内的 DeFi 热潮正盛,我便跟着社区尝试参与山寨币、MEME 币的交易。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了这个行业 “ 靠反应速度、信息差就能快速盈利” 的独特逻辑,也第一次意识到这里藏着不同于传统行业的机遇。
真正让我从 “参与者” 转向 “深耕者” 的转折点,是 2024 年接触到 Solana 链上的 DEX 套利。那时 Solana 生态的 MEME 币交易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交易量节节攀升,但市场上专注于开发套利机器人的开发者并不多,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队,从基于 Jupiter 协议开发第一代套利产品起步,到后来迭代出支持 OnChain 链上计算的第二代产品,再到如今能实现链下精算、手动优化交易路由与核心算法的第三代产品,一步步把套利策略升级为 “精细化效率优化”。
刚开始接触币圈时,我也跟着社区玩过 MEME 币、追过热点币种,但很快就发现这种 “靠行情涨跌赚钱” 的模式太不稳定了:有时候凭运气赚了钱,下一波波动又会亏回去,甚至遇到项目跑路,本金都可能打水漂。尤其是 2022 年经历过市场回调后, 我更清楚自己要的不是 “单次暴利”,而是能让资金稳步增长的路径 ,毕竟保住本金、积累收益,才能在这个行业长期走下去。
目前我筛选项目的核心逻辑,还是围绕 “套利需求”。日常主要靠我们自己写的脚本,实时监控 Solana 链上代币的交易量,脚本会重点盯那些 “突然放量” 的代币,比如某代币单日交易量从几十万美金 冲到几百万美金,或者在多个 DEX 同时出现流动性增长,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价差波动,也就有了套利空间。我们会把这类代币加入观察池,再进一步测算不同平台的价格差、滑点成本,判断是否值得接入套利策略。
这几年套利赛道的变化,总结起来就是 “门槛持续抬高,竞争越来越精细化”。
早期在 Solana 生态做套利,哪怕用简单的 Python 脚本、普通服务器,只要能抓住跨 DEX 价差,就能有不错的收益;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技术上,大家从 “基础价差捕捉” 转向 “链下精算 + 动态路由优化”。硬件上更是卷到极致,有人专门租离 Solana 验证节点最近的物理服务器,还会定制化优化网络带宽,就是为了把交易延迟再压缩几毫秒;人员方面,越来越多有传统量化、金融科技背景的团队入场,他们带着成熟的风控模型和技术框架,直接把行业的竞争门槛拉高了。
现在回头看,我觉得最遗憾的不是某一次具体的亏损,而是在套利赛道早期,因为没能及时攻破核心技术,错过了好几波本可以抓住的行业机遇,那种 “知道机会就在那里,却因为技术能力跟不上,只能看着别人入场赚钱” 的无力感,比亏钱更让人懊恼。
后来我慢慢明白,在 Web3 套利赛道,尤其是 Solana 这种迭代极快的生态里,“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没有过硬的技术能力,哪怕能发现机会,也抓不住。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我现在特别看重 “持续深造技术”。 每天会专门留时间学 Rust 进阶知识、研究链上交易的底层逻辑,还会跟着行业里的技术大佬学策略优化,哪怕进度慢一点,也不想再因为 “技术不达标”,错过下一次市场机会。说到底,这些遗憾让我彻底清醒:加密套利从来不是 “靠运气抓机会”,而是 “靠技术抢机会”。只有早点攻破核心技术,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行业里站稳脚跟,不再因为 “能力不够” 留下新的遗憾。
晴山:套利赛道正在变得拥挤
我是晴山,加入币圈已经三年了。
最早是在 2022 年底,在知识星球「生财有术」的活动中接触到「Web3 小航海」的,学习资料中对于加密的整体分析和描述让我渴望加入这个行业,我觉得这里充满机会,遍地黄金。
在那次活动中认识了很多人,通过参加这些币圈老人衍生出来的各类活动,我慢慢接触并融入到这个行业的。
在进入币圈的三年里,二级市场炒币、单纯定投比特币、打土狗、撸毛这些我都尝试过,后来发现搞非对称性收益更适合我的节奏。
我没有金融或者交易的背景,在全职进入加密行业之前,我在传统行业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做软件开发工作的五年时间里,让我养成了更严谨看待项目的习惯。毕竟所有的程序都是人写的,而我对程序没有百分之百的信任。
这几年每一年都会有一些赚钱的热点出来,我也在跟着市场不断学习和迭代。
2023 年是我赚钱最多的一年,那个时候铭文很火,还有一些非常好的项目出来。但那个时候主要是靠自己单账号操作,没有想到利用人力杠杆。
2024 年我批量参与了 Bitget 的理财类项目,主要是 FUEL 的 launchx 活动,单账号上线五千刀,存款时间两天,收益率百分之二。单看收益率不高,切换成年化是很不错的。
今年我主要是参与一些比较大型项目的理财活动和币安的 Alpha 积分活动。Alpha 活动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了,确实是今年给我带来现金流最稳定的项目,今年 Alpha 单项目的收益在六位数之上。
今年的整个财富效应都在币安,关注币安的活动和新上的项目,都不会太差。从币安合作活动的项目和“币安 alpha”列表中寻找项目,会有一些不错的机会。 比如前几天币安钱包的“zerobasezk”理财活动,年化就在百分之十六左右。
但是我觉得套利这个赛道正在变得拥挤,好的机会越来越少,时间窗口越来越短。未来长期存在的可能性不大,每一个新兴赛道财富窗口都有这样的规律。从少部分人赚钱、大部分人存在偏见,到大部分人赚钱,到吸引部分人加入,赚钱难度升级,再到(涌向外部获利)知识付费、培训行业兴起,最后到回归均值。
如果未来这个赛道不存在了,我会转移战场。哪里能赚到钱,就去哪里吧,比如港股打新。
我最早的副业是做 A 股市场可转债打新的。在可转债新规没有出来之前,这也是一个几乎无风险的市场。
总之,容易赚钱的地方一定会有,不管是币圈、还是可转债,都是载体。
从行业趋势来看,币圈是一个资金在源源不断进入的行业,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自己发行代币,亦或者比特币 ETF/以太坊 ETF 相继成立,都在宣告着加密行业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视野,我相信会随着时间的沉淀,成为一个大众所熟知的行业。
给同行或者刚入圈新人的建议是:
- 黑天鹅一定会发生。做好风控,风控是第一位,永远不要 all in。
- 机会很多,本金很少,珍惜自己的每一笔本金,让他发挥最大的价值。
- 平常心,把赚钱当成一门技能去对待,慢慢磨练自己的技能,赚到钱只是时间问题。
Breaking: Fed Cuts Key Interest Rate By 25 BPS, QE to Start on Dec 1
The post Breaking: Fed Cuts Key Interest Rate By 25 BPS, QE to Start on Dec 1 appeared first on Coin...
Fed Cuts Interest Rates by 25 Basis Points
The post Fed Cuts Interest Rates by 25 Basis Points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ewsThe Fed...
Is XRP Headed For A 16% Drop? Signal Flashes Familiar Warning
Crypto analyst Ali Martinez has cautioned that XRP may be approaching another downswing after the 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