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操盘,热闹一时,Pump.fun营造的直播幻象
原创 | Odaily 星球日报( @OdailyChina )
作者|Golem( @web 3_golem )
Pump.fun 转型成功了,甚至一夜之间再没人认为它是“行业吸血鬼”,反而成为了区块链走向 mass adoption 的又一希望。“ Pump.fun 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型产品,我们从来不想做一个 Meme 币平台,而是一个可以让一切内容都能被交易的平台 ,”Pump.fun 匿名联创 Noah 在近期 采访 中说道。
两个月前 Pump.fun 以 40 亿美元估值发币,市场普遍认为其将成为 Meme 时代的墓碑,只有极少部分人相信它能涅槃重生( 相关阅读: PUMP 开盘后的两种剧本,你信哪个? )。开盘后 PUMP 价格一路走低,市值最低触及 20 亿美元,收入降低、Meme 毕业率被 LetsBonk 反超、代币回购被质疑刷量,Pump.fun 在舆论环境中一度被宣判“死刑”。但两个月后,Pump.fun 口碑迎来两极反转,upbit、币安相继上线 PUMP,Pump.fun 市值突破 80 亿美元,彻底把曾经 FUD 的玩家涨服了。
先抛开 Pump.fun 天才般的操盘手法和恰到时机的“愿景传播”不谈,近一个月以来, Pump.fun 的基本盘到底有何变化?“直播币”异军崛起是否只是昙花一现?“超级社交应用”的构想能否成长为其新的护城河,还是只能沦为短期提升 Pump.fun 估值的空洞叙事呢?
经历黑暗时刻后的反扑,Pump.fun 的伟大操盘
7 月或许是 Pump.fun 去年至今经历的最黑暗时刻,不仅体现在大量的负面舆论和发币后代币价格下跌上,从多个维度的数据来看亦是如此。根据 Dune 数据 ,7 月份 Pump.fun 平台代币创建数量每日不足 1 万个,代币周毕业率跌至 0.58%新低 。Pump.fun 收入也在下滑, 8 月 2 日 Pump.fun 日收入创 2024 年 5 月以来新低,达 251,788 美元。PUMP 价格也在 7 月末触及 0.0022 美元低点,一个月内原本 40 亿美元的估值腰斩至 20 亿美元。
LetsBonk 在竞争中迅速上位,7 月份在平台用户活跃度和代币交易量方面反超 Pump.fun 成为 Meme 发行平台领域第一。
LetsBonk 在 7 月份交易量占比份额领先市场
就在市场认为 Pump.fun 回天乏力时,8 月份 Pump.fun 开始了反扑。8 月 5 日 Pump.fun 平台代币创建数量和交易量突然开始暴涨,代币毕业率也开始回升。虽然与 2025 年 1 月的颠覆时期不可比,但链上地址活跃度也已经回归到了 7 月份发币前到水平,并且迅速夺回了 Meme 发行平台第一的位置。
Pump.fun 代币创建数量 8 月份开始突增
为何 Pump.fun 8 月份的平台表现会“急转直上”并拿回被 LetsBonk 抢占的份额?要解释这个原因是很难的,毕竟 8 月 2 日 Pump.fun 日收入刚创下 2024 年 5 月以来新低,两天后平台数据就突然好转不免显得“突兀”,8 月初 Meme 市场并未有重大热点出现,Pump.fun 也未提出具有意义的创作者激励活动。
针对 LetsBonk 市场份额下滑,Solayer 核心开发者 Chaofan Shou 认为 主要是 CPMM 程序升级导致 bot 程序陷入瘫痪引起。但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因为 LetsBonk 升级发生在 8 月末,而在 8 月初 Pump.fun 就已重新领先 LetsBonk。
那么平台数据回暖,或许是 Pump.fun 团队的“伟大操盘”。
或许是出于 Pump.fun 本身就是孕育“PVP 和欺诈”的土壤和创始人“人品堪忧”的原因,Pump.fun 的任何动作都极容易陷入信任危机,其中就包括 7 月中旬启动的代币回购计划。市场担心 Pump.fun 回购代币的真实性和代币后续去向,以及“每日收入 100% 回购”承诺失真,这些因素导致 7 月份的代币回购并未对 Pump.fun 带来较大的正面效果。
因此 8 月 5 日 Pump.fun 推出 收入仪表板 ,用于实时跟踪 Pump.fun 的每日收入和 PUMP 购买数量,但巧合的是收入仪表板的推出与 Pump.fun 平台活跃度回升和手续费收入回暖时间几乎重合。Pump.fun 的回购资金依赖于持续的手续费收入,而手续费又依赖于平台 Meme 币的大交易量,因此,Pump.fun 团队利用虚假交易量创造虚假手续费收入,进而营造平台虚假繁荣的猜测在市场上不胫而走。
Pump.fun 每日代币回购
但从结果来看,不管是刻意营造的假象还是完美的巧合,重回 Meme 发行平台排名第一、漂亮的回购数据都使 Pump.fun 在币价和舆论上重新占领高地。
动态费用模型:撬动项目基本面革新
创作者分成机制不合理也曾是 Pump.fun 被社区诟病的一点,许多竞争对手也从创新激励机制、提升 Meme 可持续性这点切入与 Pump.fun 竞争。5 月份 Pump.fun 宣布与代币创作者分享 0.05% 的 PumpSwap 手续费,但远不及 LetsBonk 同期为创作者提供的 1% 交易手续费分成,因此并未对创作者产生足够吸引力。
直到 9 月份 Pump.fun 发布了动态费用模型,项目的基本面才被认为发生了变化。Project Ascend 的核心是将代币创作者费用按市值分级,代币市值越高,创作者费用比例越低。这意味着许多新发行、低市值代币的创作者将获得了极高回报,在“预绑定阶段”创作者可获得交易量 0.3% 的手续费分成,随着代币市值增长,创作者费用比例逐渐下降到 0.05%。
Project Ascend
创作者费用模型的更新也为后续直播概念币的兴起做了铺垫。对于任何内容/娱乐平台而言,护城河之一是有源源不断的创作者入驻,而创作者本质也是逐利的,平台要想吸引或留住他们,就必须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收益分成机制。“ 我们现在的逻辑是如果有主播在 Pump.fun 上能赚到比别的平台多得多的钱,他们就会吸引粉丝或朋友到 Pump.fun 上消费内容 ,网络效应就开始启动了, ”Pump.fun 匿名联创 Noah 表示。
简单直白的逻辑确实为 Pump.fun 带来了显著的增长。自 9 月 3 日后,Pump.fun 每日为创作者分成高达数百万美元,随着“新创作者分成收入提高➡️更多创作者加入➡️创作者整体分成再提高”的飞轮启动,9 月 15 日甚至创下了单日为创作者分成 400 万美元的纪录。Pump.fun 联创 alon 表示 Pump.fun 平台的平均并发直播流数量一度超越 Rumble,接近 Twitch 市场份额的约 1%,达到 Kick 市场份额的约 10%。
换成行业内部视角,9 月 15 日,近 24 小时 Solana 发币平台市场份额排名中, pump.fun 以 90.6% 排名第一 ,Letsbonk 以 5.18% 排名第二,Believe 以 1.66% 排名第三。
Pump.fun 创作者分成费用
直播板块的暴增也不禁使 Solana 联合创始人 Toly 感叹 ,Pump.fun 有机会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流媒体平台。但 Pump.fun 并没有选择花大价钱直接从 Instagram 或 TikTok 签约大主播来制造内容,而是选择了培养微型网红。为了扶持微型网红,Pump.fun 大约花了 50 万美元采购了一批“主播入门套件”,其中包括摄像头、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设备,用来帮助新人开始直播。
配合新的创作者分成机制确实降低了小网红、小创作者们的变现门槛,投资者感到Pump.fun“干掉Facebook和TiKTok”的愿景不再是一句空话。Pump.fun的基本面叙事成功从发币工具类产品跳出,转型为带有现实创新意义的社交娱乐平台,重新定义平台、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
Pump.fun 直播热不可持续
当费用模型更新加上直播网络飞轮启动,Pump.fun 本身也成最大受益者,其单日手续费收入超越 Hyperliquid,成为加密货币领域收入最高的应用程序,仅次于 Tether 和 Circle 等稳定币发行方。Pump.fun自救成功了,跳出了与其他Meme币发行平台内卷竞争的泥潭。
但直播究竟是否可持续并成长为Pump.fun踏实的护城河呢?
本质上来讲,不管Pump.fun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直播在形态上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吸引注意力和发行Meme币而已,观看直播的玩家目的依旧是为了获取利益。Pump.fun 自去年 11 月关停直播功能开始整改后,2025 年 4 月便开始逐渐重启,与之前的区别在于引入更严格的内容审核与规则,但存在于Pump.fun平台的PVP底色依旧没变。
“ 我们要把 TikTok、Robinhood、Twitch 和 Pump.fun 全部揉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应用,让 Z 世代的用户能够在这里一边交易,一边创作和消费内容。 ”这是Pump.fun的疯狂畅想,但在传统的娱乐直播平台中,用户是消费者,而在Pump.fun直播上用户是投资者。
在传统的娱乐直播平台中,观众大多想要获取的是情绪价值,为此不惜“打赏”主播,但在Pump.fun上,观众与创作者一样是逐利的,关心的并不是自己是否喜欢主播的内容,而是关心主播是否会引起市场轰动进而拉升代币价格。 这样畸形的出发点,自然会托举出更加畸形的主播行为 。一个普通的艺术家在Pump.fun上直播创作无法吸引注意力,但一个人走进健身房偷帽子被当场扇耳光、泄漏说唱歌手未发布歌曲一定会引发关注。
真正的创作者被忽视,而以畸形行为抢占注意力的主播却得到了大量的分成,在这样不健康的平台模式下,Pump.fun不仅很难沉淀出真正优质的创作者,其他平台的创作者也不会愿意牺牲名誉迁移到Pump.fun。
Pump.fun的产品逻辑强调的仍是将内容金融化,这是一种不允许观众“摆烂”的逻辑,意味着在这个生态中不仅平台和创作者要赚钱,就连观众也要想着赚钱才行。“ 我自己其实已经把手机上所有社交媒体都删掉了,因为我真的不喜欢这些东西,它们会把你的精力都吸干。那些无休止刷屏的人,在我看来是最糟糕的状态。如果真的要这么做,那不如让它至少能带来一些经济回报,而不是纯粹浪费生命。 ”Pump.fun 匿名联创 Noah在 Delphi Digital 的播客中提到了自己对社交媒体的看法以及Pump.fun 的产品逻辑。
Noah的说法这就像是责怪那些把时间花在刷“低脂”小视频上的人为什么不把时间花在学习和提升自我上。然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愿意在社交媒体中“浪费生命”的人,才催生出了丰富多样的内容生态。或许比起在Meme币中博弈亏损,Pump.fun更加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人甘愿不求经济回报地“打赏”主播。
如果Pump.fun永远秉承着这个产品逻辑,它无法成为超越传统社交娱乐平台,也依旧只能作为一个炒作Meme的发币平台。互联网是人类的另一个自我,而社交娱乐平台更是人们放纵自己的“乌托邦”,一个p小将盯着Pump.fun直播交易了数小时,最后睡前躺在床上也会选择打开TikTok看着自己喜欢的主播助眠。
观众为逐利而来,也会因失利离开。直播网红只不过是Pump.fun 上吸引玩家 PVP 的注意力噱头之一,与社区 Meme 、AI Agent、名人币本质没有区别。并且随着市场环境变化,PVP周期也会加快,据 OKX Wallet 数据,9 月 17 日 Pump.fun 市值超 100 万美元的直播概念币仅剩 9 个,而就在两天前这个数字还是39个。
当然,如果你也和Pump.fun死多头 加密韦驮 一样认为“零和”、“PVP”、世界走向混沌是这代年轻人的基本盘,那么你应该下注 Pump.fun。
相关阅读
PumpFun疯狂直播再次爆火后,Alon的首次采访
做多Pump,做空人性:在8B市值为Pump Fun大儒辨经
BREAKING: Tether Plans to Launch US Stablecoin, Market Rallies to Best Wallet Token
Tether, the company behind the widely used stablecoin $USDT, is taking its next major step in the U....
Vanar Taps ChainSafe to Transform the Future of Blockchain Gaming
Vanar and ChainSafe revolutionizing blockchain gaming by empowering Web3 studios with advanced tools...
Bitcoin Advanced Sentiment Signals Bullish Edge As Traders Eye Fed Pivot
Bitcoin is trading above the $115K level as the market enters a decisive week, with attention 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