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贝莱德 CEO Larry Fink:AI 与资产代币化将重塑投资未来
原文标题: Legends Live @Citi with Larry Fink, Chairman and CEO of BlackRock
嘉宾:贝莱德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arry Fink
主持人:花旗全球银行主席Leon Kalvaria
整理&编译:LenaXin,ChainCatcher
本文整理自最新一期传奇人物对话 @ 花旗,花旗全球银行主席 Leon Kalvaria 对话贝莱德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Larry Fink 。截至视频发布,贝莱德资产管理规模已达 12.5 万亿美元。 Larry 是如何做到的?
本期 Larry 将分享他在领导力方面的独特见解、他的职业生涯主题,以及他创造辉煌历程的经历。
ChainCatcher 进行了整理和编译。
Leon Kalvaria : 家庭背景如何塑造您独特的世界观与风险决策能力,最终成就全球视野下的卓越?
Larry Fink : 我的父母非常优秀。他们是社会主义者,思想开明,尤其重视两件事:一是学业成就,二是个人责任。他们常对我说: “ 成 年后若过得不如意,别责怪父母,责任在你自己。 ”
这种教导让我从小明白独立的重要性。 10 岁起,我便在鞋店工作,这段经历教会我如何与客户沟通、建立联系。虽然如今孩子们很少这么早工作,但那段时光让我早早成熟,学会了承担责任。直到 15 岁,我才真正开始规划更有目标的人生。
Leon Kalvaria :西海岸学术背景如何助力您在老牌企业中完成向领导者的转型?
Larry Fink : 1976 年 1 月,我在纽约面试时第一次见到雪。当时我是个典型的西海岸青年,戴着绿松石首饰,留着长发,常穿棕色西装。第一波士顿在众多公司中最吸引我,他们提供个性化培训项目,交易层的几位领导也让我感到亲切。他们直接安排我进入交易部门,这在当时并不多见。
那时的华尔街与现在截然不同。 1976 年,第一波士顿仅招聘 14 人。 当时所有华尔街投行的资本总和总计仅约 2 亿美元,包括高盛、洛布罗兹、库恩勒布、雷曼兄弟、怀特韦尔、美林等(不含商业银行)。
当时投行像家庭作坊般运作,几乎不承担风险。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是从 1976 年后才开始的。
入职交易层的第一个月,我就确信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培训结束后,公司派我加入仅有三个人的抵押贷款及担保部门,这让我倍感振奋。
Leon Kalvaria :早期证券化实践的经历,让您对金融和风险产生了哪些根本性的新认知?
Larry Fink :真正改变华尔街的是个人电脑。 在此之前只有门罗计算器或 HP-12C 这类工具。 1983 年抵押贷款部门配备了几台电脑,以如今标准看虽简陋,却让我们能重新思考如何整合抵押贷款池并计算其现金流特性。
通过处理实时数据重组现金流开启了证券化进程。 当时许多计算仍靠手工完成,但利率互换等衍生品领域正因交易层技术应用而诞生。华尔街由此彻底改变。
贝莱德创立的重要契机是卖方技术始终领先买方。
Leon Kalvaria :你学到的最意想不到的教训是什么?从中你获得了哪些见解,可能塑造了你后来在贝莱德的领导力?
Larry Fink : 谈谈我的职业轨迹吧, 27 岁成为最年轻董事总经理, 31 岁进入公司执委会, 34 岁时却因自负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当时团队至上的理念仅适用于盈利时期, 84-85 年我们成为公司最盈利部门,甚至创下季度纪录,但 86 年第二季度突然亏损 1 亿美元。这暴露出问题本质: 盈利时被捧为英雄,亏损时 80% 的人不再支持 ,所谓的团队精神彻底崩塌。
我学到两个深刻教训: 一是自认为拥有顶尖团队和市场认知,却未随市场进化思维;二是与所罗门兄弟竞争时,被争夺市场份额的野心蒙蔽。 Lou 早我一年因同类错误被解雇,我却未引以为戒。
我始终无法原谅公司盲目追加资本时,我未强力阻止;我们缺乏风险管理工具,却承担了无人知晓的风险。 这段失败经历,最终成为滋养贝莱德成长的土壤。
Leon Kalvaria :是什么让您在普遍质疑与个人挫折的双重压力下,仍坚信创业能够成功?
Larry Fink : 那段经历确实让我失去不少自信。尽管花了一年半才重整事业,期间收到多家华尔街公司的合伙人邀约,但总觉得不适合重复走老路。于是开始研究 转向买方市场的可能性。
当时有两个重要客户愿意出资助我创业,但我独自创业信心不足,于是主动联系 Steve Schwarzman 。第一波士顿曾为黑石募集首期基金(规模约 5.45 亿美元),而凭借我们与储蓄机构的关系,我协助完成了部分募资。
通过 Bruce Wasserstein 的介绍,我结识了 Steve 和 Pete 。他们对我提出的构想很感兴趣, 事实上, Steve 比我自己更相信我,最终我成为黑石第四位合伙人。
辞职后那个周末,我在家举办开放日,约 60-70 人到场探讨我的新计划。我直接告诉部分人: “我离开后,你们反而能发展得更好。” 当时公司经历了解体,有人离开有人留下,但这种坦诚为各方找到了更合适的道路。
Leon Kalvaria :在金融危机期间,贝莱德被选中为美国政府提供关键咨询主要因素是什么? Aladdin 技术是否因其早期布局成为决定性优势?
Larry Fink : 公司初创时八人中有两名技术专家。我们投入 2.5 万美元购置了 1988 年刚发布的 SunSpark 工作站,这使我们得以在贝莱德自主开发风险工具。
从第一天起,公司的基础就是开发风险工具,贝莱德的文化深深植根于风险技术。
1994 年通用电气( GE )旗下的 Kidder Peabody 破产时,我们凭借与 GE 的长期合作关系主动向 CEO Jack Welch 和 CFO Dennis Damerman 提出协助方案。外界普遍认为高盛将获聘,但我们凭借 Aladdin 系统获得委托,负责清算其不良资产。
我声明不需要咨询费,成功之后再付报酬。通过九个月运作最终该资产组合盈利,最终 GE 支付了史上最高咨询费。
我希望我的投资团队能够凭借自身的成功和能力立足,希望 Aladdin 能够与任何人竞争并获胜。 我们决定向所有客户及竞争对手开放 Aladdin 系统。
2003 年,我们遭遇了金融危机。凭借与美国政府及监管机构的信任关系,我们以相同理念参与多项救援。 贝尔斯登周末受聘于摩根大通( JP )分析其资产组合;周五周六紧急协助 JP 评估风险时,我获准同步与财政部 Hack 、联储 Tim 保持沟通。
周日清晨六点 Tim 来电要求支援,我回应需先获摩根大通 CEO Jamie 许可才能转为政府服务。为加速进程,我们被美国政府直接聘用。
财政部长询问 “美国纳税人会因接盘资产亏损吗?” 我提出将本息纳入计算,因资产已大幅减记且利率极高,纳税人很可能收回资金。
此后我们相继受聘处理 AIG 重组及英、荷、德、瑞、加政府的危机应对。
(注: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简称 AIG ,译为美国国际集团)
Leon Kalvaria :您自 2012 年起撰写的年度致股东信,其核心创作理念是什么?是旨在记录关键转折、向投资者传递洞察,还是为了发表战略性宣言?
Larry Fink : 除少数核心主题外,我写这些信从未试图发表宣言。若非 2009 年收购 BGI 成为全球最大指数机构,我根本不会动笔。当时我们 承担大量股权管理责任,却仅拥有投票权而非处置权 。
这与 Warren 讨论的理念一致, 最初几封信的核心正是推广 “长期主义”,为长期投资者思考长期趋势 ,这便是全部初衷。
(注: Larry Fink 的股东信被 Leon Kalvaria 调侃称某种程度上是 Warren Buffett 的信的姊妹篇)
Leon Kalvaria : 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有哪些大趋势,将重塑您未来的投资和资产管理?
Larry Fink :人工智能与金融资产代币化。 今日与一位曾任财长及央行行长午餐时,他以私人身份坦言, 银行业已在多领域被技术甩在后面 。
巴西 New Bank 的创新实践正扩展至墨西哥,德国 Trade Republic 等数字平台也在颠覆传统,这些案例印证了科技重塑的力量。 结合 AI 如何变革大数据分析更能理解其颠覆性 ,例如贝莱德 2017 年在斯坦福设 AI 实验室,聘请教授团队开发优化算法。我们管理 12.5 万亿美元资产需处理海量交易,而 技术革新正推动我们回归责任本源。
Leon Kalvaria :这些工具将面向大众,如何确保透明度和问责制,同时保持贝莱德的优势?
Larry Fink : 早期规模化运营商将更具优势,这令我对整个社会感到担忧, 能承担 AI 技术成本的大机构将成为主导者。
但到第二代 AI 普及时,竞争优势将面临挑战。贝莱德当前优势实则远超一年前及五年前水平。我们对技术的投入已形成巨大规模,所有运营均基于技术架构,包括交易处理、流程优化、并购整合与统一技术平台,其体量远超外界认知。
Leon Kalvaria : 私募资产领域的三大收购( Prequin/HBS/Bio )如何重塑投资者在私募市场的资产配置格局?
Larry Fink : 今日财报会议重申持续变革的重要性。 2009 年收购 BGI (含 iShares )虽曾引发市场质疑,但 “ 被动 + 主动结合 + 全组合聚焦 ” 战略已获成功验证 ——iShares 规模从 3400 亿美元跃升至近 5 万亿美元。
2023 年,贝莱德私募业务显著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实现从零到 500 亿美元的突破,私募信贷快速扩张。客户需求超预期增长促使我们采取创新举措,公募 、 私募加速融合。 技术进步将推动公私资产自由配置,这一趋势将覆盖所有机构投资者乃至 401k 计划。
收购 Prequin 成本仅为同业 1/3 ,却是关键布局:通过整合 E-Front 私募分析平台与 Aladdin 公募系统,构建了公私资产全链条风控能力,助力投资组合融合与客户对话深化。
Leon Kalvaria :目前的退休资金状况如何?
Larry Fink : 如果你能在 30 年内赚取 50 个基点,私募市场长期来看,你的收益会超过这个数字,否则流动性风险就不值得承担。合算下来,你的投资组合能增加 18% 。
四个月前贝莱德在华盛顿举办退休峰会, 50 名国会议员及众议院议长等人士参与晚宴。作为联邦政府退休计划的管理人,我们管理了 12.5 万亿美元资产中 50% 的退休相关资金。
Leon Kalvaria : 当全球领导人就金融与地缘政治问题向您寻求个人建议时,您如何将投资专业洞察与地缘政治风险评估相结合?
Larry Fink :建立信任关系是基础。 自 2008 年起,各国央行行长与财政部长便习惯与我深入交谈,所有对话仅存于办公室内。虽未签署正式保密协议,但信任如同我与 CEO 们的交流,核心在于对话绝不外泄。这些对话始终围绕 实质性问题 展开,我并非永远正确,但观点必基于历史与事实。
Leon Kalvaria :您长期担任众多领导者的导师,这种独特的沟通渠道堪称罕见。
Larry Fink : 资产管理行业的本质是结果导向 。 我们不以资金周转或交易量盈利,而靠实际成果立足。我们深度参与全球退休体系(墨西哥第三大退休管理机构、日本最大外资退休管理公司、英国最大退休基金管理人),因此始终聚焦长期议题。
这种影响力无法复制,它建立在 多年信任基础 上。我会主动与各国新任领导人(如墨西哥的克劳迪娅、德国的基尔)在就职前会面,确保信息畅通,这正是我们独特价值的体现。
Leon Kalvaria : 当你回顾你最近的职业生涯时,谁是你的导师和影响者?
Larry Fink : 1999 年上市时,贝莱德市值仅 7 亿美元。我们便吸引到美林 CEODave Kamansky 、通用电气 Dennis Damerman 等资深董事。 董事会始终是我们的核心支柱。 收购美林投资管理公司时,我们从美国固定收益机构转型为全球 40 国运营的企业,期间我反复与董事探讨管理模式。
如今董事会仍至关重要,思科 CEO Chuck Robbins 提供技术洞见,雅诗兰黛前 CEOFabrizio Freda 贡献营销智慧。这些跨领域专家让我持续依赖董事会推动发展。
Q :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未来投资范式?您认为不同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与机构)将如何演变?未来发展趋势将走向何方?
Larry Fink :每个投资者都需寻找市场未充分认知的信息,传统信息(旧闻)已难创造超额收益。 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差异化数据集生成独特洞察,我们的系统化股票团队持续 12 年跑赢市场,其基于 AI 算法与大数据的主题投资策略,在过去十年击败了 95% 的基本面选股者。
但这如同棒球运动,保持 30% 击打率已极难,连续五年达标更是凤毛麟角。仅有少数投资者能持续胜出。多数基本面投资者扣除费用后回报惨淡,这正是主动管理行业萎缩的核心。 若主动投资真有效, ETF 绝不会崛起。
传统资管公司市值低迷,许多 2004 年上市同行市值仅 50-200 亿美元,而贝莱德达 1700 亿,正因无力投资技术升级。我们与传统代理的差距将持续扩大。
Leon Kalvaria :当前市场最被低估的黑天鹅风险是什么?若美国经济增速无法维持 3% (即便通胀受控),可能引发哪些系统性危机?
Larry Fink :若美国经济增速无法持续达到 3% ,赤字问题将压垮国家 。
2000 年赤字 8 万亿美元, 25 年后飙升至 36 万亿且持续恶化。唯有保持 3% 增长才能控制债务 /GDP 比率。但市场对此存疑。更深层风险在于:
1. 20% 美债由外国持有,若关税政策导致孤立主义,美元持有量可能减少;
2. 多国发展本土资本市场(如贝莱德在印度募资 20 亿、沙特启动 MBS 业务),导致国内储蓄滞留本国,削弱美债吸引力;
3. 稳定币与货币数字化 可能降低美元全球作用。
解决方案在于 释放私人资本、简化审批流程 。日本、意大利等国同样面临低增长引发的赤字危机。
尽管私人信贷领域可能存在黑天鹅事件,但更高匹配率决定当前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低于往年。 只要资产负债匹配且去杠杆化,损失便不会蔓延为系统性危机。
Leon Kalvaria :您对数字资产(尤其是稳定币)的立场演变背后有哪些关键因素?是否因其他机构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拥抱该领域而改变了您的观点?
Larry Fink : 我曾与 Jamie Dimon 同场讨论时严厉批评比特币,称其为“洗钱与盗窃的货币”,这是我 2017 年的观点。
但疫情期间的思考与调研改变了我的认知:一位阿富汗女性用比特币为塔利班禁雇的女工发放薪资。银行系统被控,而加密货币成为出路。
我逐渐认识到 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它并非货币,而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 “恐惧资产” 。人们因担忧国家安全、货币贬值而持有, 20% 比特币虽属中国非法持有者。
若不相信未来 20-30 年资产增值,何必投资?
比特币正是对不确定未来的对冲, 高风险与快速变革的环境要求我们持续学习。
Q :您的核心领导原则是什么?尤其面对行业剧变且需灵活调整战略时,如何保持领导力的一致性?
Larry Fink : 必须坚持每日学习,停滞就意味着落后。领导大型企业没有 “暂停键”,唯有全力以赴;要想成为顶尖者,必须不断挑战自我,并以同样标准要求团队。我从业五十年,至今仍追求每一天都是最佳状态。
归根结底, 只有全程全情投入,才能持续拥有对话资格与行业话语权 。这份权利需要每天用实力争取,绝非理所当然。
本文内容不代表 ChainCatcher 观点,文中的观点、数据及结论均代表原作者或受访者个人立场,编译方保持中立态度且不为其准确性背书。不构成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或指导,读者应基于独立判断审慎使用。本编译行为仅限于知识分享目的,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
点击了解ChainCatcher在招岗位
推荐文章:
一文透视贝莱德发家史:11.5 万亿美元的资管之王是如何炼成的?
XRP’s $5 Forecast Looks Good, But Ozak AI Presale Dominates the Spotlight
The post XRP’s $5 Forecast Looks Good, But Ozak AI Presale Dominates the Spotlight appeared first on...
3 Best New Crypto Coins to Buy Now and Stack Before They Moon in the 2025 Bull Market
BlockchainFX presale tops $6.6M at $0.022 with 140% upside, staking, a 500+ asset super app, and Vis...
BlockchainFX Versus Bitcoin Hyper Versus Maxi Doge: What’s The Best Crypto To Buy?
BlockchainFX presale nears $7M at $0.022 with 140% upside at launch, high-yield staking, a multi-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