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RTP
$172,341,894,477.17 0%
24H LQ
$204,055,063.97 -0.56%
FGI
0%
ETH Gas
Cryptos
Exchanges

BNB 储备上市公司 WINT 退市,“囤币策略”难医百病

Favorite
Share

作者: Wenser ,Odaily 星球日报

 

谁也没想到,一直以来被上市公司奉为圭臬的“囤币策略”首次“失效”了——据美 SEC 文件,美股 BNB 财库公司 Windtree Therapeutics(WINT)于 8 月 19 日收到通知,因其股价在 1 美元以下停留时间过长,经过多次反向拆分且不符合通常的宽限期,其普通股将于 8 月 21 日从纳斯达克资本市场退市并转至 OTC 市场交易。

受此消息影响, WINT 股价 收跌 77.21%,现报 0.11 美元,距离一年之前超 517 美元的股价已跌去超 99.98%,相较其 2020 年上市初期高达 56.7 万美元/股的巅峰价格,更是惨不忍睹。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曾于 7 月宣布建立 BNB 战略储备,股价一度上涨至 1.28 美元,但受限于长期的股价低迷与“币安系支持的 BNB 财库公司 CEA”等概念股的出现,最终还是难逃退市的命运。

此事也将业界一大焦点问题置于公众视野之中:囤币策略是否对所有上市公司有效?Odaily 星球日报将于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公开信息显示 ,Windtree Therapeutics Inc.(WINT)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主要专注于开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创新疗法,特别是针对急性肺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 istaroxime 和 aerosolized KL 4 surfactant。公司成立于 1992 年,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据其 官网信息 ,其 istaroxime 2 B 期临床试验最终结果已出,但距离其“解决有重大未满足需求的市场”的愿景却仍遥遥无期。

作为一家小型生物制药企业,Windtree Therapeutics Inc. 旗下多个医疗项目均处于临床阶段,距离商业化尚远。根据最新数据,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净收入为-1064 万美元,相较前一季度的-404 万美元,亏损大幅扩大。

7 月 16 日,该公司 宣布 已与 Build and Build Corp. 签署了一项价值 6000 万美元的证券购买协议, 未来认购金额或增加至 2 亿美元,相关资金将用于购买 BNB 作为公司财库储备,以实现资产多样化和价值创造 。彼时,Windtree 以“第一家提供 BNB 代币直接投资敞口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名头引发市场 FOMO,股价一度暴涨至 1.86 美元。7 月 25 日,其再度表示已签署 5.2 亿美元新融资协议以买入 BNB,但市场反响平平,股价也阴跌至 1 美元左右。

一个月后的今天,其等来的却是纳斯达克的 一纸退市公告 。

根据 Nasdaq Listing Rule 5550(a)(2),上市公司股价在过去 30 个连续的交易日中连续低于 1 美元最低出价要求,那么纳斯达克有权对上市公司股票进行 Delisting 处理(即强制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纳斯达克对该公司第一次下达“最后通牒”——今年年初,纳斯达克曾授予该公司 180 天延期以恢复合规,但其还是未能如期达成对应要求,因而难逃退市结局。

而细数 Windtree 此次退市的直接原因,或许来源于“生态位”竞争的失利。

Windtree 退市最直观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上出现了更好的“BNB 财库公司”投资标的——即币安系支持的 CEA Industries(后更名为 BNB Network Company,股票代码为 BNC)。

7 月 28 日,美股上市公司 CEA Industries 和 10 X Capital 宣布 在 YZi Labs 支持下进行 5 亿美元私募融资以建立 BNB 财库,据悉两家机构将扩大 PIPE 发行规模,超过 140 名认购者参与了此次发行,除 YZi Labs 之外还有 Pantera Capital、Arche Capital、GSR、Borderless、Arrington Capital 、Blockchain.com、Hypersphere Capital、Kenetic 等投资机构。

8 月初,CEA Industries 宣布 已完成 5 亿美元私募融资,并将更名为“BNB Network Company”,股票代码将于 8 月 6 日变更为“BNC”,YZi Labs 领投,Pantera Capital、Blockchain.com 等超过 140 家机构参投。同时,公司任命前 Galaxy Digital 联合创始人 David Namdar 为首席执行官,前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首席投资官 Russell Read 担任首席投资官。

至此,“BNB 财库公司”正统之争,阶段性地落下帷幕,BNC 成赢家,而 WINT 成“弃子”。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另一家主打“BNB 财库公司”概念的美股上市公司 Nano Labs 也参与了 CEA Industries 此前的融资,其 耗资近 500 万美元收购了 495050 股 A 类普通股 ,并且还包括数量相同的 495,050 份认股权证,行权价为每股 15.15 美元。若全部行权,Nano Labs 将最多持有该公司 990,100 股股份。 因此,BNB 持仓量高达 12.8 万的 Nano Labs 反而成为了 BNC 的背后金主之一,由此也留在了牌桌之上。

截止撰稿前, BNC 收盘价 暂报 21.02 美元,24 小时涨幅高达 8.8%,市值暂报 8.95 亿美元; Nano Labs(NA)收盘价 暂报 4.5 美元,24 小时涨幅为 4.9%,市值暂报 1.04 亿美元。作为对比, WINT 市值 已下跌至 315 万美元左右。

都说商场如战场,这一点在股市中展现的尤其直接且残酷。

由 Windtree 退市一事来看,显而易见地,对于多数上市公司来说,囤币策略并非助推股价一路上涨的“万能钥匙”,如 Strategy、Metaplanet 等美股、日经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实现“币股双起飞”的效果,是存在生效前提的。在笔者看来,具体需要满足以下 3 个条件:

一是囤币对象首选 BTC 作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唯一真神”,BTC 的价值相对稳定且更易被市场、投资者等接受,囤币策略对于股价的提振相对更为直观且更具可持续性。毕竟,目前 BTC 单枚 11 万出头的价格对于很多传统机构及加密机构来说,仍然未达到目标预期。以未来的 5-10 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段来说,BTC 仍然有 50%乃至 100%以上的上涨预期。对于加密货币来说,玩的就是一个“市梦率”,而 BTC 在对抗通胀、分散风险以及提振预期等方面的效果无疑是独一份的。

二是生态位竞争的独异性。 在标的无数的资本市场上,生态位的竞争无疑是残酷的,毕竟,对于多数行业和投资赛道而言,人们“只知第一、不识第二”的现象太过普遍,尤其是在“正统机构”支持与否方面,对于市场用户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尽管实际上而言,投资标的没有太大不同,但市场情绪、长期判断方面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因而,若是选择了除 BTC 以外的囤币对象,那么就需要考虑对应代币的大众认知度、可接受度以及项目方的直接影响。

三是真实业务支撑。 区别于近期借壳上市的各类上市公司,包括 Metaplanet、灿谷集团等上市公司是有真实业务支撑的,因而对于币价波动、技术安全等其他风险性因素的抵抗力更强,受股票市场乃至传统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的辖制力度更小,而无需过多考虑退市等方面的风险。简单来说,能自我造血的上市公司买币都比靠融资买币的上市公司有底气。

Windtree 退市只是行业现阶段的一个发展缩影,而 Bitmine、Sharplink 等“ETH 储备上市公司”的出现,或许才是如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所说的“过度杠杆化游戏”的真正搅局者。届时,“囤币策略”对上市公司是否失效,我们静观其变。

 

点击了解 ChainCatcher 在招岗位

 

推荐阅读:

对话华尔街神算子 Tom Lee:公司财库模式优于传统 ETF以太坊将迎比特币式爆发增长

对话 Oppenheimer 执行董事:Coinbase Q2 交易收入不及预期,哪些业务将成新增长点?

Backroom:信息代币化,AI 时代数据冗杂的解决方案?| CryptoSeed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copyright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s views and position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content or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us.(www.mytokencap.com)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