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穩定幣封殺令」要人民不准討論:掐死美元幽靈,悄悄在港打造人民幣方舟
中國大陸對穩定幣下達封殺令,香港卻大開數位資產之門。這場矛盾大戲背後,是防堵美元滲透的恐懼,還是佈局人民幣出海的野心?
(前情提要: 薩爾瓦多暗示推出「比特幣銀行」,總統顧問:BTC 勢不可擋 )
(背景補充: 川普將允許401(k)退休金投資比特幣!副總統萬斯:不久後美國將有1億人擁有BTC )
本文目錄
在 金融與科技的棋盤上,北京最近的幾步棋走得令人玩味,今天據彭博 報導 ,中國監管機構對內地券商與智庫下達的「穩定幣靜音令」,要求停止一切關於穩定幣的宣傳、研討會與研究報告,形同讓民間對風聲鶴唳,如臨大敵。
另一邊,近期卻是香港對穩定幣發行商敞開懷抱,推出全球矚目的監管牌照,吸引著無數中資背景的機構爭相湧入,前後反差的舞台劇,前台鑼鼓喧天,後台卻必須靜悄悄。
這看似矛盾的舉動,顯示了中國在面對數位金融浪潮時深刻的兩難:既要抵禦美元體系藉由加密貨幣滲透的威脅,又渴望抓住機會,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打造一艘全新的數位方舟。
堵住洪水,還是開鑿運河?北京的雙軌盤算
首先必須釐清,中國的政策並非要全盤否定穩定幣,而從頭開始,從2017年起開始的多次加密禁令,否定的都是「不受控」的區塊鏈工具。這是一場關於控制權的攻防戰,目標不是擁抱或拒絕,而是「馴化」這頭猛獸。若把穩定幣拆解成兩個核心:一是作為技術載體的「高效跨境支付網絡」,二是作為價值錨定的「美元」。北京的策略,簡而言之要一,不要二。
在中國內地,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早已建構了全球最高效、且完全處於監管視野之下的電子支付生態。在這種環境下,任何以美元為錨的穩定幣,如 USDT 或 USDC,對當局來說是危險的,而他們也成為了人民幣經濟體系中,難以剷除的特洛伊木馬。根據 Chainalysis 的估計,僅在 2024 年前九個月,中國的場外 (OTC) 加密貨幣交易額就高達 750 億美元,這是多麼大的外匯管制缺口。
視線轉向香港,我們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鬆」。香港正在做的事,是為未來發行「可控」的穩定幣鋪路。也就是與港幣或離岸人民幣 (CNH) 掛鉤的穩定幣。當我們看到中信建投、國泰君安這些國有背景的券商在香港積極申請加密資產牌照時,不應天真地以為它們只是為了分一杯散戶交易的羹。
它們更深層的任務,已被諸多中國企業看做是未來「人民幣數位方舟」的基礎設施承建商。這個方舟,將航行在香港這個受監管的避風港裡面,其技術效率來自區塊鏈,但價值核心與控制權,則牢牢掌握在北京手中。
穩定幣:刺穿金融防火牆的數位長矛
北京如此大費周章的控管,背後是總體經濟學中一個經典的「不可能三角」理論,弗萊明模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無法同時實現「資本自由流動」、「固定匯率」和「獨立的貨幣政策」。
數十年來,中國的選擇是犧牲資本的完全自由流動,以換取對人民幣匯率和國內貨幣政策的絕對掌控。
美元穩定幣在境內交易的盛行,如同一支支鋒利的數位長矛,試圖刺穿這道精心構築的防火牆。傳統的資本管制,只需守住銀行這個「閘門」,但穩定幣創造了數以百萬計的、去中心化的微型「數位閘口」,讓任何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理論上都能繞過官方,將人民幣資產兌換為錨定美元的數位資產,實現資本的無聲轉移,那每年地下高達 750 億美元的 OTC 交易額,是這個新戰場上最真實的戰報。
當資本可以輕易透過 USDT 流出時,中國央行要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就必須付出更高的成本,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也會受到挑戰。更讓北京警惕的是,美國已將穩定幣監管納入國家金融戰略。2025 年 7 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首個聯邦層級的穩定幣監管法案,並直言這是「鞏固美國在全球金融和加密技術領域主導地位的巨大一步」。
這無異於數位金融領域的軍備競賽,如果說過去的美元霸權建立在 SWIFT 系統和石油美元之上,那麼未來的美元霸權,很可能將建立在由美國監管、以美元為錨的穩定幣網路之上。在背景下,中國若沒有對應的工具,無疑將在未來的地緣政治博弈中陷入被動。因此大陸的圍堵與香港試點,本質上是一體兩面,前面是防守,後者是為了在未來的戰場上擁有自己的武器。
反駁:香港實驗加密是精心設計的「自由夢」?
市場上存在一種樂觀的看法:香港正在成為充滿活力的 Web3 創新中心,是中國與全球加密世界連接的橋樑。這種說法認為,香港的監管框架將吸引全球頂尖人才與資本,最終孵化出世界級的數位資產項目。然而有另一種觀點認為這種看法可能忽略了香港作為「監管沙盒」的內在悖論。
這個悖論在於:一個目的是服務「控制」的金融創新,最終可能既無法實現真正的「創新」,也無法保證絕對的「控制」。
創新的本質,尤其是在 Web3 領域,是「無需許可」(Permissionless) 的。任何人都可以嘗試、失敗、再嘗試,正是這種混亂的活力催生了以太坊等顛覆性的技術。而香港的模式,本質上是「需要審核」(Permissioned) 的。有著嚴格的穩定幣牌照要求、高達 2500 萬港元的實收資本門檻、以及對每個用戶進行身份驗證的規定,幾乎將所有草根創業者和小型科技團隊拒之門外,最終成為傳統金融巨頭的遊樂場。
這種模式下的「穩定幣」,其核心價值主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全球用戶擁抱 USDT,看中的是其規避監管和無縫流動的特性。而一個在香港誕生的、完全合規的「美元或港元穩定幣」,其賣點會是什麼?
它無法提供匿名性,也無法提供絕對的資金自由。它吸引的,不會是尋求最高效率和自由度的全球資本,而更可能是那些需要在「一帶一路」項目上進行人民幣結算的企業,或是尋求有限、但合規的海外資產配置渠道的中國內地投資者。這就決定了它的市場天花板遠低於人們的想像。
它可能不會成為一個顛覆世界的工具,而更像是數位化、效率更高的離岸人民幣清算網絡。這並非失敗,但與「全球 Web3 中心」的宏大敘事走的是兩條路。
防守者,還是規則制定者?
中國推動穩定幣政策究竟是進是退?答案或許是要以退為進。後退一步,關上了內地可能引發金融混亂的大門;同時前進一步,在香港這片試驗地上,嘗試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新遊戲規則,北京既是「防守者」也在努力成為金融領域的「規則制定者」。
這場大國博弈的核心,始終是控制權。北京試圖建造的,是與全球主流加密世界平行,但由自己掌控的數位價值網路,這座精心設計的花園或許乾淨有序,但它能孕育出能與牆外那片野蠻生長的「熱帶雨林」相抗衡的生命力?這是對中國金融智慧的考驗,這場穩定幣的帷幕才剛剛拉開,值得我們每個市場參與者屏息關注。
?相關報導?
「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迷因股熱潮別碰!但GameStop現在像比特幣
觀點》拿比特幣求婚,比鑽石更永恆?Z世代已經清醒了
放棄了!花 12 年從垃圾場找 8000 枚比特幣,英工程師宣布要把其 BTC 代幣化
Maxi Doge Soaring, Top Analysts Call it the Best Crypto Presale to Buy Now
Maxi Doge ($MAXI) presale tops $700K with staking at 384% APY, analyst Umar Khan calling it the best...
Market Expert Says Sell All Ethereum By October, Here’s Why
Market expert Orbion has advised market participants to sell all their Ethereum holdings by October....
NEAR Breaks $2.4, PEPE Stays Steady, and Cold Wallet (CWT) Presale Surges Past $5.9M
See Cold Wallet’s $5.9M presale with 4,900% ROI potential, NEAR pushing past $2.495, and the PEPE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