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US法案落地,我们该如何审慎对待稳定币叙事?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美国众议院通过《CLARITY 法案》、《GENIUS 法案》和《反 CBDC 监控国家法案》三项加密相关立法,其中《GENIUS 法案》预计将于当地时间周五由特朗普签署为正式法律。
这不仅标志着美国首次为稳定币确立国家级监管框架,也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即稳定币正在脱离灰色地带,迈入主流金融体系的边缘带,与此同时,中国香港、欧盟等主要金融中心也加快脚步,全球稳定币格局正在迎来一轮重塑。
回看过去几个月,我们会发现稳定币几乎一夜之间从监管审视中的金融变量,变成了被官方认可的新基础设施,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谁在推动稳定币成为全球金融舞台的新主角?我们又该如何理性理解这一轮热潮?
从 Web3 叙事到国家战略,谁在推动?
年初至今,稳定币无疑跃升为全球金融政策与叙事焦点。
但这场热潮并非偶然,更不是技术自然演进的产物,而是政策力量主导推动的结构性转向,尤其是 特朗普时代的政策转向,在其中扮演了极具搅动效应的「鲶鱼角色」。
一方面,特朗普一直以来都鲜明地反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明确表态支持市场主导型的数字化美元路线;另一方面,从站台背书家族企业推出的 USD1,到推动并即将签署 GENIUS 法案,特朗普也在身体力行地兑现自己针对加密市场松绑的竞选承诺。
这一系列信号也直接倒逼全球监管机构开始重新审视稳定币,因此,仅仅几个月内,稳定币已从加密圈的边缘议题,跃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讨论重点,其中除开中国香港为《稳定币条例》敲定落地时间表,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开始不约而同地开始认真考虑并加速为稳定币设立清晰合规框架:
-
欧盟于 2024 年生效的《MiCA 法规》(Markets in Crypto-Assets)已全面覆盖加密资产的合规监管,对稳定币进行了细致分类;
-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所在执政党提出《数字资产基本法》,明确规定只要韩国公司拥有至少 5 亿韩元(约 37 万美元)的股本,同时确保通过储备金保证退款,就可以发行稳定币;
客观来说,GENIUS 法案的通过,不只是美国对稳定币的松绑,更是对数字美元路线的一次明确选择——放弃央行数字货币(CBDC),而扶持合规的、由私营部门发行的美元稳定币。
可以预见,美国这一表态将成为其他国家监管设计的参考范式,推动稳定币进入全球金融政策的通用讨论框架。
稳定币的路径正在改变
过去几年,稳定币市场格局长期由 Tether(USDT)与 Circle(USDC)主导,分别代表了「流通效率」与「合规透明」两类路径:
而从整体规模看, 2025 年以来,稳定币仍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 CoinGecko 数据,截至 7 月 18 日,全网稳定币总市值约为 2620 亿美元,相比年初增长超过 20% 。
这也意味着在加密市场回暖的过程中,稳定币依旧是最核心的「流动性入口」,其中 USDT 和 USDC 的双寡头格局仍然稳固—— USDT 总市值超过 1600 亿美元,占比超 60% ;USDC 则保持在 650 亿美元上下,占比约 25% ,二者合计份额近 90% 。
自 2024 年起,越来越多 Web2 金融企业与传统资金力量开始入局,用稳定币构建链上结算工具,譬如 PayPal 的 PYUSD、新晋政治资本加持的 USD1,就是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信号:
PYUSD(PayPal USD)由支付巨头 PayPal 推出,天然具备跨境结算场景与全球商户网络;USD1 以链上可合规出入金与跨境业务为目标,获得以特朗普为背书的政商资源支持,切入企业结算场景。
可以说,在机构与国家力量的加持之下, 这些新兴稳定币项目,正在推动稳定币的职能从「Web3 流动性工具」,演变为连接 Web3 与现实经济系统的价值桥梁, 其使用场景也正在从交易所与钱包内逐步渗透入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自由职业者结算、OTC 场景等多元用途中。
狂飙背后,稳定币真正的挑战在哪里?
不过,客观来讲,GENIUS 法案固然让稳定币获得了制度承认,但也带来了更多合规要求,为其发展设下了更明确的规则边界。
譬如发行主体需接受 KYC/AML 管理、资金需具备托管隔离与第三方审计、在极端情形下可能设定发行额度或用途限制等等,这意味着稳定币获得了合法身份,但也正式步入「被监管的货币角色」。
从这个角度看,后续稳定币能不能突破 Web3 的标签应用限制,才是能否完成增量落地的关键,毕竟更进一步看, 稳定币的最大增长潜力并不在 Crypto 内部圈层,而是在更广阔的 Web2 与全球实体经济之中。
就像 USDT 与 USDC 的主要增量,早已不来自链上交互用户,而是遍布对跨境结算有强烈需求的中小企业与个体商户、无法接入 SWIFT 网络的新兴市场与金融弱势地区、渴望摆脱本币波动的通胀国家居民、无法使用 PayPal、Stripe 的内容创作者与自由职业者等等。
换句话说,它未来最大的增量不在 Web3,而在 Web2—— 稳定币真正的杀手级应用,并非「下个 DeFi 协议」,而是「替代传统美元账户」。
这也意味着,一旦稳定币成为数字美元在全球的基础性载体,就势必牵动货币主权、金融制裁与地缘秩序等敏感神经。
因此稳定币的下一阶段增长,必然与美元全球化的新版图密切相关,也将成为各国政府、国际机构与金融巨头之间的新的战场。
写在最后
货币发行的本质,从来都是一种权力的延伸,它背后依赖的,不仅是资产储备、清算效率,更是国家信用、监管许可与国际地位的背书。
稳定币也不例外, 若想真正从 Crypto 世界渗透进现实经济体系,仅靠市场机制或商业逻辑,终究不够, 因此 2025 年全球政策转向所带来的合规化助力,固然是稳定币走向主流的重要推手,但也意味着它将必须在更复杂的博弈中生存。
这是一个长周期的博弈,而我们正处于它真正开始的阶段。
XRP ETF Approval and Ripple IPO happening in 2025?
The post XRP ETF Approval and Ripple IPO happening in 2025?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ews...
Crypto Traders Face Brutal Liquidations Across Major Exchanges
Crypto markets see $477M in liquidations over the past 24 hours, with $ETH, $BTC, and $DOGE hit hard...
ArtGis and XPayFi Join Forces to Boost Programmable Finance in DeFi
The collaboration aims to expedite the adoption of advanced programmable finance and unlock unique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