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ph 白金卡 mint 惹众怒,维权缘起为何?
作者:Patti,ChainCatcher
编辑:TB,ChainCatcher
在去中心化消费级公链Morph的白金卡(Platinum Soulbound NFT)发布后,本寄予厚望的mint行情却异常冷淡。
实际上,此次白金卡发行确实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1.将白金卡中SBT freemint权益免费空投给此前拥有黑卡的用户,稀释白金卡权益;
2.黑卡与白金卡发卡时间过于紧凑,且权益未具体说明。
这一系列做法,迅速在加密社区中引起舆论哗然,用户开始对白金卡价值的产生质疑,而Morph在处理维权用户反馈和诉求时的态度与方式过于“傲慢”,也加速了事件的发酵,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推特上的维权事件。
那么,黑卡和白金卡各是什么呢?
作为消费级基础设施项目,Morph于今年3月底推出了Morph Black业务。据其对外宣传,Morph Black Card是一款集高端权益与便捷性于一身的加密卡产品,将链上生态应用场景扩展至日常生活,简而言之,用户将资金预存到发卡方后,即可像使用信用卡一样进行日常法币消费。此外,Morph还承诺会对预存资金进行资产管理,为用户带来部分收益。
其核心权益包括专属DeFi高收益以及现实世界高端特权。Morph承诺,Black Card用户将享受专属的DeFi收益策略,结合低风险收益产品、Morph补贴及生态空投,为用户带来远超传统银行和普通DeFi协议的回报。
然而,现实却并未如宣传般美好。
4月10日,Morph黑卡开始质押,在并未公布具体质押时限与质押收益、以及黑卡大部分权益均未实际落地的情况下,日内质押人数便达到了数百人。
紧接着,4月11日,Morph项目方开启了Morph Platinum NFT的mint活动,总量10000张,SBT mint价格为0.3eth,每个地址最高可mint 100 枚SBT(相当于30个ETH)。对此,Morph同样承诺白金卡将为持有者带来一系列高端权益,此外还将获得早期Morph代币分配的可能,更有坊间流传的“mint即刻锁定5亿美元估值入场、代币发行即享50%流动性”等特权,这更是让持有者看到了巨大的潜在收益,从而选择“上车”。
但事实是,白金卡开售情况惨淡,开启mint后mint量仅5%。就在如此惨淡的销量下,用户发现,项目方给予黑卡持有者免费mint SBT freemint的权益,而SBT正是多数用户认为“白金卡的最大亮点”。
具体而言,SBT代表着未来早期代币分配权,这也是此次白金卡发售的重要亮点之一,而将如此重要的权益赠送给黑卡持有用户,在白金卡用户的眼里无疑是稀释了此卡的重要价值。
其实,在黑卡发行初期并没有提及SBT的相关权益,而当白金卡发售后将这部分权益送给黑卡用户,在用户看来,似乎是项目方将白金卡卖不出的认购额度送给大量权益并未兑现的黑卡用户,而这也引发了此前花钱mint白金卡用户强烈反对 。
此外,有细心的用户发现,白金卡与黑卡的两份白皮书均未清晰展示具体权益,大部分用户分不清白金卡与黑卡的区别,而宣传资料也将其权益笼统定义为“高端权益”。
在这一系列事件的作用下,舆情开始发酵。
当Morph对白金卡价值的大肆渲染,与市场惨淡的销售形成了鲜明对比时,部分用户开始质疑白金卡的实际价值,认为其宣传过于夸大,且缺乏具体的落地场景和实际应用。多位加密KOL和用户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要求项目方给予合理解释和补偿,对此,Morph官方也迅速开启space来安抚社区。
但相反的,这场space反而成为了矛盾的催化剂。
在space过程中,用户们纷纷表达了对项目方的不满和质疑。面对质疑,Morph强调会倾听用户的诉求,并试图解释白金卡的价值和潜力,指出白金卡市场反应冷淡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出在产品上。
而Morph在space中的回应态度却被用户诟病,其中Morph官方人员表示Web3的用户“容易过度高估短期事件带来的影响,而低估了一个长期累积的价值”,但在用户看来,这句话更深层的意思就是,用户们小题大做,这个小风波也不会对Morph整个项目带来很大影响,而这样的回应态度也被用户认为过于“傲慢和冷漠”。
当加密KOL加密韦驮希望对白金卡价值的重新评估和调整,Morph项目方则在回应中举例表示,需要为每张白金卡额外支付1万U,才能提高对白金卡用户的赋能,而这样的言论也增加了用户的愤怒和不满。
随后,加密KOL星主直接上麦要求退款维权,却遭项目方挂麦,这让Morph瞬间成为社区的众矢之的。
但此时此刻,在space外,不满情绪逐渐已经在社区中蔓延开来。用户们开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白金卡价值的质疑,以及对项目方宣传方式的不满。
此前质押黑卡的加密博主0x_MiJiu米酒在线喊话Morph项目方,要求其尽快对黑卡以及白金卡的权益给出具体阐述以及具体落地时间。
此前参与白金卡mint的加密用户星主Animaia开始建立维权群。
加密大V朱雀,也开始发文抨击Morph,表示项目方在白金卡发布后,并未加强相应的权益与价值,反而多次稀释其价值。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这场风波的矛盾点主要集中在两张卡的“权益冲突”。
作为消费支付赛道,发卡业务一直是各大消费应用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心化交易所如Binance、Coinbase 和 Bitget 等早已加入这个赛道,希望通过发行加密支付卡,来打通加密资产与实体经济的通道。
那么,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支付赛道,如何占领市场高地?其重点则在于支付卡所附带的权益,这也是此次Morph发卡遭遇滑铁卢的问题所在。
Morph选择将类似于Web2信用卡的实体权益嫁接到加密支付卡上来制造额外卖点,但事实上这些权益整体落地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抛开花里胡哨的现实权益来看,加密支付卡的最强亮点仍然在其费率。
就拿目前市面上较为热门的支付卡Bybit来说,交易手续费介于 0.9% 至 3% 之间,此外,新卡用户消费可享受 10% 的返现优惠。如此简单且透明的权益,或许成为了该类支付卡使用率较高的原因。
当发卡方一味强调加密支付卡的未来权益来抢占市场时,不妨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下想想应该如何让用户更清晰的理解权益以及让权益尽早落地,而不是以权益为噱头一味的销售卡片。
这场维权风波仍在持续,目前Morph项目方选择冷处理并未对此发表最新动态,而此前花钱mint白金卡的用户依旧尝试维权。
未来,Morph项目方是否会对白金卡和黑卡的权益进行进一步阐述?
ChainCatcher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进展。

Was $1.4K Ethereum’s ‘generational bottom?’ — Data sends mixed signals
Was $1.4K Ethereum’s ‘generational bottom?’ — Data sends mixed signals
Bitcoin Spot ETFs Post Five-Day Inflow Streak, Surging Past $963M in April
Bitcoin Spot ETFs recorded five straight days of inflows totaling $963.55M, with April 22 hitting pe...
Bitcoin Price Recovery At Stake If This Level Doesn’t Hold, Crash Could Erase Gains
Crypto analyst Rekt Capital has revealed that the Bitcoin price recovery could be at stake if it d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