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Market cap:
0%
FGI:
0%
Cryptocurrencies:--
Exchanges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谈谈吓坏马斯克的 ChatGPT 与沸腾的 Web3 AI 赛道

Collect
Share
作者 | 木沐

近段时间, 人工智能领域的黑马产品ChatGPT亮相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科技界大事件之一, 最新的AI技术着实让所有人惊艳了一把,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表达了他的“惊吓”。

随着ChatGPT亮相到其公司近300亿美金估值“收购”谈判的传言,Web3里的 AI 赛道也随之突然沸腾起来,令人措手不及。不少人还没搞清楚这到底是由于加密市场一切皆可“meme”的短期行为还是 AI 赛道的长期价值显现?今天白话区块链就带大家一起来扒一扒……


01
被ChatGPT“吓坏”,马斯克最担心的事情越来越近了……

不管是亲自体验过还是从铺天盖地的相关报道, ChatGPT 或许代表着 AI 应用最新水平的一个体现。 作为ChatGPT开发公司OpenAI已出局董事会的前创办人,尽管已无多大利益关联,一度站在科技尖端的马斯克不吝夸耀。抛开这里边的商业瓜葛不谈,马斯克事实上一直都对AI耿耿于怀……



2015年,也就是马斯克参与创办OpenAI公司进入AI领域同一年的早些时候,马斯克对日渐进入大众视野的AI是这样评价的: “AI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风险”,这与霍金的言论“AI可能毁灭人类”不谋而合

随后的多年来,马斯克一度在公开场合发出类似的警告,他直言:“我害怕人工智能统治世界,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保持万分警惕,研究人工智能如同在召唤恶魔”。因为参与谷歌旗下DeepMind的数轮融资,他说他看到了AI 研究取得的进展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人还意识不到AI的危险性。

尽管一边呼吁大家注意“危险”,马斯克依然马不停蹄的对AI领域进行投资和应用,以特斯拉的AI自动驾驶为例,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是全球第一家率先将自动驾驶应用在量产车型上的汽车品牌,可能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大规模AI应用之一。

从警惕的角度来看,当人们把汽车方向盘交给AI那一刻,AI实际上就已经主宰了车内全部乘员的生命。这或许是很多人一直未曾考虑过的事情,但前段时间国内某智能汽车品牌数百万客户数据泄露事件似乎又把一些人拉回到对AI安全问题的审视。

事实上,智能汽车被黑客入侵,远程“解锁”等操作事故已经屡见不鲜,一旦黑客掌握了越多用户数据,那么这些车辆的行车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都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人们进入数字世界、Web3、元宇宙,大部分人的身家资产都已经数字化,而AI未来也将成为无孔不入的黑客利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我们身边能够感受得到的威胁,也就是说,我们距离马斯克担心的事情越来越近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真的一步一步开始实现了……



02
谁来制衡“危险”的人工智能

AI一度被称为“双刃剑”,利用好它将利大于弊,而AI领域事实上前些年,也长期处于一个相对泡沫的阶段,只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AI应用开始涌现,人们又开始重新关注起来。 鉴于其发展迅速,预计AI领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题都会是:“如何安全的利用它”。

说到AI的危险性,无非就是数据隐私以及过快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毕竟一旦钢铁巨兽有了一定的“思想”,没有人能确保它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或者脱离人类的掌控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总的来说,AI全方面超越人类也许就差捅破一层窗户纸的事情了。

14年前,中本聪发起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人类大规模协作社会实验。有意思的是,现在看来比特币本质上或许也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去中心化”的控制一群自动执行程序的机器,为人类提供点对点的支付服务而工作的系统程序。

由于它足够去中心化且可以说具有反脆弱性,没有任何人和机构能够破坏规则利用系统为自己谋取私利,同时不同人控制的设备之间也保持着相对的默契,令系统能够稳定、安全、无需信任地执行人类发出的交易指令。

有了比特币这个成功案例,未来人们应对AI被中心化利用或者潜在的“叛变”似乎有了思路。 同样是执行程序的机械,如果将他们需要执行的指令转换成智能合约,自始至终,这个去中心化网络最初设定的规则都是有利于人类社会本身,且数据和权力都牢牢掌控在人类的手里,代表人类的意志不可更改。

只要网络足够强壮、分散,就很难被黑客攻击、中心化机构所利用,安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03
meme大师“一龙”发话
Web3的AI赛道机会来了?


关于为什么AI领域的ChatGPT大火之后,Web3一众相关Crypto会集体沸腾的原因,如果说里面没有meme的一点成分在,很多人是不相信的。

毕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地球首富马斯克社交网络里发表的一个词语、一句话、一张图片,即便八竿子打不着都可以成为meme对象。 马斯克这边也毫不避讳,依然自顾自的发各种推,而Crypto社区却煞有介事有意无意的疯狂蹭。前段时间,还一度疯传ChatGPT要有自己的Token……

由于很多时候这类蹭热点meme都是一波流,其实很多人想知道的是Web3的AI赛道到底有没有长期价值。

前文,其实我们已经有说,制衡AI的一个思路,就是Crypto。 当然也有人说,看似只需要区块链例如联盟链就够了,不需要更复杂的Crytpo。这一点科技界已经讨论和验证过了,没有经济激励模型的区块链技术无法保障分散化,也就没有了去中心化强壮的网络了。

那么AI和Web3之间将如何配合呢?

过去数年间,Web3 AI 赛道其实出现了不少项目,虽然很多项目失败了,但失败原因很多主要是团队自身原因(没能力实现画的大饼、概念割韭菜,下文中出现失败案例将用XXX替代名称部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吸取经验教训和参考借鉴思路方向倒也是可以。

1、Web3解决AI的隐私和安全问题 ( 已经失败的:X脑链、X链)

未来的AI应用很大一部分都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产品,这里就存在获取大量AI训练数据的隐私性的问题,目前个人数据和隐私被监管得越来越严密,获取成本也越来越高,而且随时还有法律风险。若通过Web3平台激励用户提供数据的同时又能让用户的隐私和数据所有权得以保护,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模式。

至于AI未来的安全问题,比特币是个值得拓展的成功模型, 比如未来的共享汽车、送外卖和物流智能车/无人机这些产业或许可以通过一个DAO来创建一个Web3平台,DAO再通过大家的资金采购智能设备以及安装充电基础设施,机器人可以自行执行链上智能合约安排的任务、自行充电。

甚至未来机器人有了一定自我意识之后,依然可以遵照链上合约来执行相关任务, 系统就像比特币一样全自动运行服务人类,同时安全可靠,防止被第三方恶意份子利用作恶。

2、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AI应用平台(目前还蹦跶的:AGIX / FET)

正在蓬勃发展中的AI技术遇见由Web3和元宇宙组成的下一代互联网,那么未来一定会出现大量由AI支持的Web3、元宇宙应用,在下一代互联的建设中,AI也已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大量AI应用是通过传统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基础设施提供支持的,如果用传统中心化机构服务提供的AI服务来支持Web3应用,必然会在全局影响Web3服务的去中心化属性,让它的网络变得可能有“单点故障”,就 像现在很多Web3应用依然在使用中心化存储服务一样,这些中心机构一旦宕机,Web3网络就可能会出现大范围故障,这与强健的下一代互联网理念是有冲突的。

那么AI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面向下一代互联网AI应用的需求,陆续已经开始有Web3 AI服务平台出现了,通过Web3的形式提供AI服务,成为像IPFS等去中心化存储一样的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通过这些平台提供的服务和组件,可以直接创建面向Web3用户的应用。

3、数字化社会,Crypto是原生资产、AI是原住民 (二饼、Web3平台Token)


如果向后看10年、30年、100年,AI很可能会发展为一种特殊存在的个体参与到数字社会当中,那么AI无疑就是数字社会种的原住民, 为了数字社会像比特币网络一样去中心化、不受攻击和稳定运作,原生资产Crypto将无缝衔接作为AI们运行、充能的GAS费用进行消耗和社区激励。 甚至人类本身一直也在研究意识上链,届时拥有一副不死的机械身躯直接接入数字万物互联网时亦必然需要大量Crypto资产的支持。

最后是泼冷水时间:

尽管AI和Web3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如今本身就为数不多的Web3 AI赛道项目也可以说是集体沸腾,但现在并没有像DeFi赛道一样源源不断的价值涌现。

以目前比较火的AGIX / FET 这两个Web3 AI平台为例,可以去看一下它们各自的生态项目,寥寥无几的生态项目应用通过SimilarWeb等第三方工具查看访问数据可以发现并没有多少用户在使用,多个生态项目出自同一个团队。

可以说目前AI赛道依然非常早期,更多的还是为一个概念阶段,像大多数公链平台一样,这些生态能不能发展起来,还是个未知数,务必要注意风险!


04
小结


其实早在2017年,区块链概念爆发潮期间,白话区块链就多次探讨过未来 AI、区块链、物联网 “铁三角” 的大方向,当然由于当时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薄弱、应用场景单一等导致相关项目的进展艰难甚至夭折,如今依然是Web3 AI赛道的初期。

但区块链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都丰富了很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www.mytokencap.com)Opinions and positions;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