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Jolestar:Merkle Tree的方案真的能证明CEX的清白?
原文作者:Hahaho@DAOrayaki.org
这两天关于 FTX 跟 币安 的话题在圈内持续发酵,最新的进展是,虽然FTX已经宣告破产保护,但其 交易所 在持续的受到黑客攻击,目前围绕着整个事件的内外部情况,可以用一片混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来形容。我个人的思考,从这次还在发酵的事件中显现出了很多问题,例如市场监管方向的问题,涉及垄断法的问题,中心化与去中心化问题,交易所的流动性及兑付问题等等,无论哪一块,对行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Shaun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YakiTalki,我是主持人Shaun。这两天关于FTX跟币安的话题在圈内持续发酵,最新的进展是,虽然FTX已经宣告破产保护,但其交易所在持续的受到黑客攻击,目前围绕着整个事件的内外部情况,可以用一片混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来形容。我个人的思考,从这次还在发酵的事件中显现出了很多问题,例如市场监管方向的问题,涉及垄断法的问题,中心化与去中心化问题,交易所的流动性及兑付问题等等,无论哪一块,对行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DAOrayaki做为行业BUIDler一员,则更关注对于BUIDL圈有影响的问题事件,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谈的Merkle Tree(默克尔树)。这次的交易所大战后,各个交易所都开始“你争我抢”的官宣一个叫默克尔树的技术,力图通过此种方式,证明自己交易所的资产储备透明性及交易透明性。默克尔树到底是什么,被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对行业又有着什么的影响,带着这些思考,我们今天特别独家邀请了Starcoin的核心 开发者 ,同时也是MoveFuns DAO的发起人Jolestar老师,一起聊聊默克尔树以及这次事件所带来的一些独家延展性思考。
欢迎社区的老朋友,Jolestar老师。
Jolestar
Hi,各位伙伴大家好。
Shaun
在正式开聊今天的话题之前,我很好奇您对这一次的“神仙打架”事件有怎样的解读?
Jolestar
肯定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关注的时候没想到“打架”会是这样的走向,也有人觉得老大跟老二打架,老三遭殃等等。确实没想到事情进展会如此快,FTX几乎毫无反抗之力。此外根据我的观察,事件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谈及提币,受到过LUNA事件影响的用户,这次事件会更加警觉,积极提币。有的人在事件酝酿之初呈观望态度,最终放在FTX的资产收到了损失。
所以大家也得到了一个结论,一旦有风吹草动,不管真假,先把币提出来。但这种行为模式会对中心化交易所产生很大影响,从博弈上来说,这是一种多次博弈,大家都会形成经验,每次都会这样选择,并且反应的会越来越迅速。
从负面来看,无论是对市场价格亦或是整个行业,大家都会容易产生悲观,恐慌的情绪;但正面来看,大家很早就意识到中心化交易所是一个非常大的单点风险,去中心化就是要消除这种单点风险,在DeFi之前很多人的资产都存在交易所,链上资产很少,DeFi促使用户将资产从交易所迁移到链上,这次事件也让更多人意识到要以自己保管资产的方式为主。
这对行业长远来看上是好事,大家会更关注去中心化这件事本身。之前为了早期快速发展,可能会牺牲去中心化,寻求先把整体市场做起来,吸引用户。但经过这次事件大家逐渐意识到,如果要更平稳的前进,还是要回归到去中心化路线。
Shaun
我今天打开Twitter,发现两个特别显著的特征,一是有人认为,从今往后不管市场信息是真是假,只要信息出来,第一件事情先动,切记不要三思后行,我认为这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大家现在对于整个市场好像属于一个特别恐慌,特别小心谨慎的状态。
二是KOL开始广泛提出把代币存在冷 钱包 ,有些冷钱包开始在Twitter上更积极的推广,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大家想把去中心化这件事做到更从个人,更从自己出发的特征。
Jolestar
实际上关于资产到底如何管理,网上一直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普通用户的资产管理能力可能不够,自行保存可能会面临黑客攻击,非官方虚假App,私钥助记词丢失等等问题导致资产损失,这种情况也是确实存在的。
但从长远来看,中心化交易所的整体破产或损失,与个人用户的损失相比,对行业的影响更大。个人用户的损失是零散分散的,不是集中式的,有人会觉得交易所的管理手段与技术更 安全 ,但因为它是单点,风险集中,一旦爆发,对行业的影响远比陆续出现事故的影响大。并且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个人用户的风险损失对整体市场的波动影响也会更小,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去自己管理资产。
Shaun
今天看到有一个人讲他自己如何管理数字资产,他说会把自己的数字资产分两为部分, 50 %放在冷钱包, 50 %放在头部交易所,哪怕面临黑客攻击或是交易所倒闭,仍然还留有一半的资产。
这次事件逼着大家想各种解法,于是很多中心化交易所开始谈一项技术,即默克尔树,它们想通过默克尔树证明自身资产储备情况是透明的,交易是透明的。所以今天邀请Jolestar老师,我们来聊一聊到底什么是默克尔树,是否可以用相对简明的方式阐述这种技术?
Jolestar
Merkle Tree其实是非常基础的技术,它想解决的问题是,假如有两个数据集,想比较两个数据集内的数据是否一致,如果逐个比较成本会很高。所以我们可以将数据做成树结构,找到两个节点,计算出节点数据的哈希值(哈希值可以理解为数据指纹),将得到的两个哈希值结合起来再生成一个哈希值,一层一层搭起一棵树。
搭起树后就有个根(Root),如果能保证叶子节点的顺序,通过对比两个数据集的根节点,就能知道整个数据是否一致。这种技术在很多场景都会被使用,在区块链内会被用来做状态树,我把它理解成一种状态证明或数据证明。
它还有一个特性是,可以证明某一个数据与根的关系,证明根下是否包含了某一个数据,这也是交易所用这种数据结构去表达证明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查询自己在结构树里的余额,拿到一个证明。
Merkle Tree图示
Shaun
所以默克尔树这种方式,能够让交易所跟用户之间的信息保持一个更透明的状态,可以这么理解吗?
Jolestar
它比完全黑盒的状态更透明一些。但要想默克尔树有效,需要依赖几个条件:
一是交易所将数据的根公布,每个用户检查核对根上的余额与账号上看的余额是否匹配,如果发现不匹配,用户会对外公布,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声讨,这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社会共识的约束力,但不是强约束力。
二是默克尔树的叶子节点不会全部公开,需要依赖第三方审计机构将所有节点进行总值校验,确认总值与所有个体用户的值的合是否一致,否则个人节点值随意生成,甚至是负的,总值也可以匹配。所以要由审计机构对每个节点进行确认,才能保证值是可信的。
此外,默克尔树的数据具有时效性,它依赖于人工审计,但人工审计不可能实时审计,也不能频繁审计,甚至做不到每天审计。所以只能阶段性审计,而这又有可能导致审计时数据是对的,不审计时将钱挪用,等再审计的时候挪回,这种事情是没法避免的。
Shaun
也就是说,这件事涉及的不单是技术本身的问题,默克尔树是单从技术层面公示,但还需要行业者的自查自律,以及第三方监管机构的协查。如果有一方或两方相对作恶的话,技术本身还是挺难满足透明化要求的。
所以在这件事情出来以后,各大交易所陆续公布了默克尔树,有些也开始发快照,采取一些行动,您觉得这些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
我理解它其实对行业有一定的促进,但其实并不是那么有用?
Jolestar
没有那么理想,但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区块链目前有很多的中心化交易所,如果它真意图跑路,用户基本也是没办法的。它之所以没跑路是因为遵循商户与用户,或人与人的一定程度“契约精神”的约束。
约束来自于对违背承诺的惩罚,在对方违背承诺后我可以选择不再继续和你交易,这是最直接的惩罚,如果交易所希求于一个更长期的博弈关系,这种最直接的惩罚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交易所会倾向于继续长期的与你交易下去,因为未来有更大的蛋糕,如果未来能赚到更多的钱,交易所没理由跑路。如果行业持续的向上发展,大家对未来的期望也高,用户的退出威慑就是有效的。
同时,虽然中心化交易所不透明,但在区块链之上的交易是透明的,资金进出是透明的。这对交易所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约束力,交易所钱包能不能正常顺利提币,流入转出记录都是公开的。我认为这也是区块链的交易所这么多年来,还处于正反馈循环的成长过程的原因。这不像传统 金融 机构,比如P 2 P热潮,你会发现整个行业几乎没有一个正向成长的过程,因为从募集到使用转移资金,都是完全不透明的。
所以交易所虽然中心化,但还有透明的构成部分,而默克尔树可以让它更透明。此外,虽然前面提到几个缺点,但要跟审计机构合谋是有成本的,临时拆借资金填补窟窿也有成本,并且很容易被人发现。最近不是也有新闻说有些交易所在拆借资金。
Shaun
对,最新的消息应该是三个小时以前,Twitter流传某交易所挪用资金拍快照,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在Twitter上跟进一下,这些信息更新的还是蛮快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现在这种方式的作恶成本会更高,那您怎么看交易所公布默克尔树这件事,其实是好的,但是效率有限?
Jolestar
是的,所以我认为聊胜于无,有比没有强。虽然它不解决根本问题,也不是终极方案,但从现阶段来看,这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像之前就有交易所公布过默克尔树,假如一个百分百保证金的交易所诚心的想自证清白,但用户却不关心,这也会让交易所很苦恼,因为用户不关注,相对于其它交易所就没有竞争优势。
所以这次的广泛关注,也算是倒逼交易所自律,诚实的交易所如果有竞争优势,大家就会更诚实。如果不能自认清白,就是一个劣币趋势良币的一个过程。
Shaun
您也谈到默克尔树不是终极解法,我相信整个行业还是在一个持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那从您的角度来讲,除了默克尔树,目前有没有其它解法值得探索?
Jolestar
交易所的系统流程可以理解为,基于用户的请求,用程序处理用户的资金与数据,产生最终结果。简化下来就是,我基于参数执行计算,运行程序并得出结果,我将结果告知你。但你如何判断我的结果是真实的,没有欺骗你?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你也通过程序执行一遍计算,如果有第三方想校验结果的真实,仍需要自己再执行一遍计算。
如果有一部分用户基于硬件等原因,无法运行程序校验,想让它们相信数值的真实性,就需要各运行节点商量出统一规则,如何判断结果是正确的,这就是区块链的共识,这样的运行模式也就是链的机制。
如果是不仅基于参数算数据,而是每次计算结束后还会留一个状态,将其累积,以便下次计算时重读。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该怎么保证每个节点上,最终基于计算的状态是一致的。这也是默克尔树的用法,区块里的哈希值组成状态树,区块链基于某个Root(状态树的根)执行程序,得到结果,将结果广播给其它节点,大家验证,通过共识机制决策出一个所有人认可的结果。
每次交易都会导致状态树的根变化,而审计又是阶段性审计,那如何保证过程中每一步是可信的?同时用户如果想教验结果必须亲自执行计算,也意味着交易所的程序,数据必须公开,但实际上交易所的交易数据很难直接证明某项交易是由用户发起,假如出现BUG,程序以某用户的身份发了笔交易,用户的余额变化,用户进行申诉,但交易记录上确实存有这条记录。如果把信息对外公布,外人很难判断这个行为是用户发出,还是交易所替用户发出。
这时就需要区块链签名机制,也就是必须有一个用户知道,交易所不知道的私钥。交易的时候用户由签名,发出交易,这时交易所其实就变成了链,在用区块链的模式运行,用户必须用私钥发起交易,所有交易与程序必须公开,第三方也可以校验交易所的数据真实性。这时它更像一个私有链,但是数据公开的私有链,因为没有其它节点做共识,也没有约束,即便交易所算错数据,用户证明后发现错误,用发推文声讨的社会共识约束交易所并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想用程序约束,交易所就需要抵押一部分资金到链上,如果用户发现执行错误,用户去链上提交仲裁,扣下交易所抵押的资金。如果交易所有决心这样做,用户就可以相信。
同时这也是现阶段 Layer 2 的目标,但其中的难题是,交易所交易的链上仲裁环节如何证明。如果交易所运行的撮合程序计算错误,该怎么让链识别撮合错误呢?假如交易所可以将程序重复在链上执行,就可以进行惩罚,但这个方案仍然不可行,因为大多数链下程序的复杂度大于链上,链上无法支撑起这么复杂的重复计算。
其它办法还有ZK(零知识证明),即把链下的计算结果生成一个证明,在链上只是校验,不需要重新执行。但要做成通用交易所的撮合程序,还是需要一定的复杂度。
还有一种方案,就是Layer 2 的交互式证明,它跟重复证明的机制类似。用户运行交易所的程序发现计算错误,但这条交易不能在链上重复执行,所以要在链下通过交汇的方式找到是哪一条长指令发生了差异,把指令及其涉及的内存状态,生成状态树提交链上,由链上重新执行指令,判断对错。通过这种思路,任意复杂的链下的程序都可以在链上做仲裁。
所以长远来看,中心化交易所要么自身演化成去中心交易所,要么等待被其它去中心交易所超越。这时中心化交易所的应用场景就只剩下OTC,也就是法币出入金通道与转换途径。
Shaun
也就是说从您的角度来看,如果行业是正向发展的话,未来交易所的模式都应该去中心化。币安属于纯中心化交易所吗,该怎么去定义它?
Jolestar
是的。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比如交易所是不能直接将用户交易数据公开的,因为它掌握了大量用户的隐私信息。我认为现在中心化交易所很难演进成去中心化交易所,因为目前我没发现有任何一家大企业的成功先例,能在内部搞一个新趋势,自己革自己的命。所以肯定是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型,逐渐的将用户从中心化交易所吸引过去,逐渐替代。
Shaun
未来的发展有没有可能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加上强监管?
Jolestar
不可能,即使现有传统金融的所谓强监管的程度,也不是我们追求的,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延迟”。一般情况下,监管机构要拿到记录与账本才可以审计。现在所说的Layer 2 ,要保证数据可用性,即保证任何人都拿到并审计,而在传统情况下,交易记录不可能谁都拿的到,只有审计机构能拿到,它的数据可用性被限制在一个范围内,且不是实时的,毕竟也出现过审计机构本身出现丑闻的新闻。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有技术性解决手段,就不要用人治手段。
此外,区块链领域的资产类型演进非常快,而传统监管体系演进了非常长的时间才出现。比如银行的监管体系演进了上百年才出现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股票交易所也类似,即资产从发行到流通的整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内。而Crypto领域只是在一端进行强监管,比如现在 Coinbase 的模式,资产的流通并不在内部,而是在外部,这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Shaun
我看到有社区小伙伴在评论区说,最好做一条只有币对交易的 公链 。实际上刚才我们谈到的解法,基本上都是基于Layer 2 (二层)?
Jolestar
这个里面牵扯几个问题,用公链做交易所本身是不划算的,公链本身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仲裁者问题,大家是基于节点的共识规则运行。就不必返回中心化交易所的仲裁者模式运行,也不必再造一条链,用其它机制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公链的节点数量越多,成本越高,TPS也会受影响。
用Layer 2 解决是一个更靠谱的方案,中心化交易所的优势Layer 2 都可以满足。但Layer 2 现阶段有一些困难,就是现阶段大多数Layer 2 属于单链,而中心化交易所支持的链足够多,做一些复杂交换时明显是中心化交易所更快捷。
所以行业内最近也在思考新的方案,就是Layer 2 能否可以连接多链,将拓展连接到多链上作为结算层,最终达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体验,资产支持类型上完全可以跟中心化交易所媲美,并且安全性更高。
Shaun
聊到这,话题也快接近尾声了,鉴于这个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您觉得会对整个行业的未来产生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Jolestar
在以前的时候,去中心化跟中心化之间有着一层模糊地带,“我”自己虽然是中心化,但“我”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能管得了“我”。但现在在加速这一状态,也就是要么真正的去中心化,要么回到监管框架下,把中间模糊的地带去掉。
我最近写过的一篇有关Web 3 的长推里有提到,Web 3 要解决的,是Web 2 应用面临的被监管机构撕裂的问题,而中心化交易所会直接面临这个问题。如果回归监管框架,那只能在一个国家经营,这就拒绝了其它国家的用户;或是在不同的国家,拆成不同的交易所,遵守不同国家的监管规则,把用户分隔开。这些方案短期来说,单个国家的交易量或许能支撑起一个交易所,但长远看不是未来的趋势。
如果不想被监管机构撕裂,只能走去中心化路线,而目前的方案在我看来只有Layer 2 一条。当然或许有一条沿径路线,比如将几个交易所打造成 联盟链 ,互相跑对方的节点,把账号打通,互相监督。但我觉得目前来看,它们不会达成这种共识。
Shaun
对的,目前还处于一个相杀不相爱的阶段哈哈哈。
感谢Jolestar老师,我们预留几分钟,有没有小伙伴有相关问题想提问?
Sophie.Fu
你好,首先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我想问一个比较小白的问题,就是现在市面上的交易所,是不是还没有纯粹的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像币安或是这次事件涉及的交易所,它们其实还算一个相对中心化的交易所,可以这么理解吗?
Jolestar
现在所有链上的Swap都可以理解成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一种,只是交易模型之间会有不同。中心化交易所里一般说挂单,Swap是直接兑换的AMM(自动做市商)方式,它跟挂单撮合不一样,但本质上功能是一样的,就是用一种Token交换另一种Token。
对于是否是去中心化的判断,如果说不懂技术,有几个最简单的判断标准。首先程序是用钱包还是账号登陆,虽然现在也有去中心化钱包做到不用私钥登陆,但你能感受到资产是在谁的控制之下,这点上能区分出。
第二个是,交易是不是能直接关停,这涉及到前面遗漏的一点,就是所谓单方面提款能力的问题。现在所有Layer 2 的方案里,最复杂的一个设计就是允许用户单方面从链上提款,也就是如果应用宕机,用户能不能通过某种链上的方式把钱照常提走,这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关键差异。因为中心化交易所即便通过默克尔树证明资产健康,如果它把网站或应用关闭,不搭理用户,用户也没办法,资产也无法提取。
还有就是看团队,即便是老板跑了或消失了,但应用还会继续运行,没有人能停掉,这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
Shaun
看来大家以后要注意是用钱包登录,还是用交易所账号密码登录,这是一个很好的区分点。
Jolestar
有关这件事对未来的影响,我再补充几句。如果中心化交易所进一步在自证清白的路线上“卷”,其实是会推动整体Layer 2 技术的演进,区块链的状态证明与计算证明等等技术证明的路线,会受到更多的关注,Layer 2 技术未来会变成显学,大家会真正的关注怎么去证明。
Shaun
正如您所说,以前的交易所好像没有那么紧张,而目前的趋势是大家都忙着自证清白。但现在的解法更多的还是依托“老调重弹”的默克尔树,它能解决一定程度的问题,但可能只解决了不到 1 / 3 的问题,因为这其中还包括行业者的自律,以及第三方审计的监管。
就像您在分享中提到的,在未来,可能整个Layer 2 会有更多新的技术上的赋能,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我觉得这次“神仙打架”没有赢家,我在交易所方面用的不多,但我觉得原先的FTX在流动性,体验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就像开篇提到的,FTX在短短两三天之内倒塌,这跟行业整体的恐慌程度,用户的挤兑有关,但速度超乎人们的意料。
SBF自己也谈到他犯的错误,应对流动性挤兑的不足,CZ也认为这件事其实对谁都不好。您也谈到交易所想拿到未来全球化的牌照,几乎是难上加难,只能逐个地域逐个国家去应对 政策 。
最重要的是资本市场,这次事件之后大家会变得更加谨慎,这不一定是好事情。像红杉,软银这些大资本也损失了不少,但没有办法。行业真正的建设者们,仍然需要资金去支持,我觉得这或许没那么乐观。
我个人觉得这次事件对于整个圈子未来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从好的方面的来讲,事件倒逼行业,尤其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去做更多去中心化的改进是好的现象,它可以让很多此刻应景的老技术重出江湖,例如默克尔树,也可以倒逼开发者们加快探索相关新技术的可能。但从不好的方面来讲,加速来临的,可能更严苛的行业监管,一家独大的中心化交易所现状,雷曼效应所引发的资本市场恐慌潮,可能会让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变得更加艰难及不确定。
但无论资本行业如何血雨腥风,真正的BUIDLer们,一直在路上。
再次感谢Jolestar老师的倾情分享,欢迎时常来坐坐,也感谢DAOrayaki社区的小伙伴。
今天相关讨论的音频晚些时候会上传在 DAOrayaki 官网,DAOrayaki.org 的专属播客频道里。我们也会同时发布在国内的小宇宙播客平台,喜马拉雅FM,全球各大流媒体平台,例如苹果播客、谷歌播客、YouTube 以及 Spotify 上,欢迎大家收听及订阅。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