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入DeFi的BTC半年增长50倍,大举进入DeFi还需通两关
比特币上涨到突破15000美元时,正是UNI、YFI等主流DeFi治理代币触底的日子。
整个10月,主流DeFi资产和比特币的价格走势背道而驰,TVL(锁仓金额)维持在100亿美元并未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协议治理代币的币价在下跌。UNI从4.1美元最低跌到1.75美元;同期,YFI从26000美元最低跌至7450美元。
BTC与DeFi的相关性终于在11月凸显。比特币从15000美元继续向上的一周内,YFI从低谷反弹,最高上涨到19250美元;UNI近期的高点为4.1美元。
DeFi需要比特币。
要知道,全球加密资产的总市值已达4600亿美元,其中,比特币的流通市值为2900亿美元,超过一半。回看今年DeFi的爆发,其实暗中也有比特币的助推。
比特币减产后,流入DeFi市场的BTC数量不到半年增加了50倍,贡献了近1/5的DeFi锁仓价值。目前,锁入DeFi市场的BTC价值28亿美元,不及以太坊的40亿美元,空间足够大。
不过,跨链技术瓶颈、ERC-20版BTC还难以实现完全去中心化托管等问题,拦住了顾虑资产安全的比特币持有者。
BTC向DeFi大规模流动为业内所期待。多位行业人士认为,技术和安全问题如能得到解决,比特币融入DeFi将可能使后者的市场规模再扩大数倍,「因为DeFi 市场需要优质的抵押资产,长期持有BTC的屯币党想要获得额外收益,这两个生态融合会带来双赢。」
BTC的DeFi锁仓价值尚不及ETH
10月是交易所「黑天鹅」满天飞的一个月。不过,比特币并未受此影响,逆势而上开启涨势,一度从10月初的10300美元最高上涨到16300美元,涨幅超50%,时间不过一个月而已。
此时的市场目光都被「币王」吸引,热闹了2020年整个夏季的DeFi如今黯淡下来。此前7月、8月冒出的百倍币YFI、YFII以及DEX龙头Uniswap的协议代币UNI等资产的价格都出现大幅下跌。
10月1日后,YFI从26000美元开始低走,最低跌至7450美元;同期,UNI从4.1美元最低跌到1.75美元。
从另一项数据看,流入DeFi的资金并未真正离开。
Defipulse数据显示,进入10月后,DeFi的TVL(锁仓资产总额)均维持在100亿美元上方波动,10月8日降到低谷的100.5亿美元。此后又反弹回来,11月11日,上涨到波峰139亿美元,悄然创下历史新高。
近期,比特币从15000美元继续向上突破,触及「冰点」的DeFi协议代币UNI、YFI等也在强势反弹。过去一周内,YFI从7450美元最高上涨到19250美元,UNI也从1.75美元上涨到4.1美元。
有分析认为,灰度持续买入比特币,Paypal也开了买卖比特币的口子,一系列传统金融机构入场的刺激下,投资者将资金集中到了比特币上;当比特币到达一定高点后,投资者也会注意到此前疯长的DeFi处于洼地,迅速买入后推高了DeFi的币价。
这种轮动效应在2017年到2018年的加密资产市场上更为明显,那时,涨幅榜上是「BTC蹲完小币种蹲」,如今这种轮动开始出现在DeFi板块上。
MBLabs负责人、ChainX议员邹阳曾公开表示,谁能把比特币接入DeFi,谁就是下一个DeFi王者。
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逻辑可循。加密资产市场上最早诞生的比特币,持有者最多、共识最强,市值规模也最大,市值占了整个加密资产市场的半壁江山。Coingecko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加密资产的市值为4600亿美元,BTC的流通市值为2900亿美元,占了62%的份额;流通市值为523.4亿美元的ETH仅为比特币市值的18%。
在DeFi市场上,比特币有一定的参与度。Defipulse数据显示,11月15日,锁在DeFi市场的ETH为 890万枚,现折合40.7亿美元价值;而锁仓的BTC数量为17.5万枚,折合28亿美元价值,不及ETH。
比特币减产半年内流入DeFi的数量激增
BTC的流通市值是以太坊的5.4倍,但在DeFi市场上,其锁仓价值仅为以太坊的67%。
「目前BTC占据了大多数的加密货币市场份额,缺了BTC的DeFi是不完整。」DeFi 用户赛博(化名)如此认为。他是10年前用笔记本电脑挖过比特币的矿工。在他看来,比特币的加入,还会让更多的资金流入DeFi市场,扩大市场规模,「至少再翻个几倍没问题」。
流入DeFi的BTC半年增长50倍
事实上,流动性挖矿点燃DeFi市场时,比特币也是一股重要推力,尽管表现并不直接。
早在5月12日比特币正式减半时,文艺复兴基金董事曹寅就曾撰文预测,「减半或使大量比特币进入DeFi借贷平台」。
他认为,以往的比特币减半过后都会带来比特币牛市,BTC上涨,DeFi 必然也会受益。具体的影响传导路径体现在减半后,当矿工看好后市,会将比特币转入DeFi抵押,借出稳定币作为日常开支;此外,由于DeFi抵押需求量较小,当时流入DeFi协议的BTC数量较少,但等后市增长空间放大时,推动力将更明显。
这种预测得到了数据支撑。Defipulse显示,比特币减半当天,锁在DeFi协议中的BTC仅有3238枚,次日就增加至4734枚。
此后,BTC流入DeFi协议的势头一发不可收拾。6月20日,突破1万枚;9月14日突破10万枚;10月26日上涨到17万枚,是减半时的流入数量的50倍。
由于比特币网络不支持智能合约,如果要流入DeFi协议,需要跨链到以太坊。在以太坊智能合约中生成的wBTC承担了DeFi市场对比特币的主要需求。
用户想要获得wBTC,只要将BTC打入商家地址,商家进行KYC/AML验证身份后,在智能合约上铸造相等数量的wBTC转给用户。如果想换回来,用户可将wBTC打入智能合约,由商家销毁后再将BTC兑付给用户。用于抵押的BTC由一个名为Bitgo的中心化机构托管。
类似机制的X-BTC并不少。DeFi在今年爆发后,tBTC、pBTC、renBTC等多个锚定类BTC诞生。早在去年10月,钱包服务商imToken旗下的DEX Tokenlon就发行了imBTC。
锚定BTC资产市值对比
Tokenlon运营负责人晓伟告诉蜂巢财经,当时发行imBTC的确是因为看到了巨大的空间,「BTC在中心化的交易场景中有非常好的流动性,而以太坊上的Maker CDP和Compound等DeFi应用上缺乏优质抵押品,制约了流动性规模的扩大。」
「想象一下,当用户拥有一枚可编程的比特币,能与DeFi、Staking或DEX等智能合约无缝交互并产生价值,而且还能拥有15秒的交易出块速度和即时收益,这件事是不是就很值得尝试?」这种便利性和可能产生的价值,反过来刺激了Tokenlon用户交易BTC的需求,「所以我们毅然推出了imBTC。」
「币王」大举进入DeFi还需通两关
DeFi需要BTC。
那么,持有者会将自己的BTC放入DeFi协议吗?当这个问题摆在用户面前时,迟疑还是有的。
「我肯定会参与,」DeFi发烧友赛博是愿意的,但前提前是能保证安全,他说,由于比特币主网本身不支持智能合约,目前的跨链方案都不够完美,安全性将是用户的最大顾虑。
wBTC、imBTC都是利用智能合约发行锚定资产的方式,实现BTC在以太坊上的跨链流通。其中,wBTC用显示链上余额的页面来保证透明性,同时有相应的DAO社区组织用以实现去中心化决策。但用户抵押其中的BTC是由中心化机构Bitgo托管的。
11月15日wBTC还剩124260枚
这曾引起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对wBTC透明度不足的质疑。今年8月,他在推特上表示,依然担心比特币锚定币Wrapped BTC(wBTC)是否值得信赖,「希望这些代币至少能迁移到大小合适的多签名智能合约上。」
imToken运用负责人晓伟也坦言,当前由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限制,BTC的跨链流通无法在理想的去中心化与易用性上做到两者兼得。imBTC选择遵守安全、透明的原则下,暂时使用中心化托管,先保证imBTC的易用性。Tokenlon 也正在探索去中心化,计划在不失易用性的前提下将中心化托管转型为 DAO (去中心化治理)的托管方案,实现更透明的管理。
「去中心化管理抵押资产是BTC流入DeFi市场面临的挑战,」晓伟还认为,使用成本也会让一部分人放弃抵押BTC,「因为每种 ERC-20的BTC都有特定的用途和场景,用户在使用BTC参与DeFi时,需要进行跨链,不同格式之间的转换操作会导致BTC在以太坊上无法平滑映射,这就增加了摩擦成本。」
尽管目前的解决方案不是最优,晓伟依然看好比特币在DeFi应用中的前景。他认为,DeFi市场需要优质的抵押资产,而BTC的屯币党是可以在DeFi上获得收益的,这两个生态的能融合会实现双赢。
据他观察,DeFi丰富的创新项目以及高收益不断吸引着更多BTC锚定资产进入了以太坊 DeFi 生态,这一趋势增长迅速,而且还在持续。BTC锚定资产大部分进入到智能合约中,参与质押挖矿、借贷,并享受对应收益,「这一流动趋势,进一步拓宽了比特币的应用场景,锁入DeFi 协议参与去中心化金融,也减少了比特币的流通量,对BTC 价格客观上起到通缩的支撑作用。」
截至11月15日,wBTC锁仓金额达到19.9亿美元,冲到了DeFi协议TVL排行榜第三,仅次于Uniswap和MakerDAO。保持上涨态势的BTC正在涌入DeFi。
Investors Are Choosing Ruvi AI (RUVI) Over Ripple (XRP) As The Most Promising Project In 2025, Could This Be The Next 100x Gem?
The post Investors Are Choosing Ruvi AI (RUVI) Over Ripple (XRP) As The Most Promising Project In 20...
HeLa Labs, CelData to Redefine Life Sciences via Decentralization
The collaboration focuses on advancing innovation across life sciences landscape by utilizing decent...
Staking Rewards Are Drying Up—But FXGuys Still Offers Juicy 20% Profit Share
The post Staking Rewards Are Drying Up—But FXGuys Still Offers Juicy 20% Profit Share appeared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