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融资机制下如何为比特币开发人员提供资金?
本文来自 deribit,原文作者:Derek Hsue, Su Zhu, Hasu & Brandon Curtis
Odaily 星球日报译者 | Moni
在本文中,我们会研究开源开发工作募集资金的重要性、存在哪些融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各自存在的取舍。之后,我们会把研究结果应用在比特币和更广泛的加密货币领域,并分析过去是如何为比特币开发提供资金、以及这种方式未来会如何发展。
实际上,现代数字基础设施主要在开源运营支持系统软件(OSS)上运行,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看不见”的。就像道路、桥梁等形式的物理基础架构一样,数字基础设施同样需要升级、修复Bug、并用其他方式进行改进维护。
2014 年,谷歌研究人员发现 OpenSSL 中存在一个严重漏洞,全世界立刻对这些维护不力的数字基础设施潜在问题感到担忧。OpenSSL 是一个被业内广泛应用的加密库,可安全传输敏感信息,例如密码和信用卡信息等,全球超过 66% 的 Web 服务器都使用 OpenSSL。这个“心血漏洞”能让攻击者窃取通过 OpenSSL 传输的信息。不久之后,又有一个严重漏洞出现在了基于 UNIX 的命令行工具 Bash 之中,这个名为“Shellshock”的漏洞能让攻击者以获得远程访问权限并在受害者的计算机上执行任意代码。
事实上,这些揭示的漏洞已经被发现好多年了,但时至今日依然在许多情况下被攻击者利用,也给科技行业敲响了警钟。
比特币开发人员为什么需要资金支持?
如今,全球已经有数十亿人依赖开源数字基础架构,这一事实表明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开源数字基础架构的优化和安全维护,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开源运营支持系统在维护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资金。
- 首先,由于围绕开源运营支持系统软件本身是非专有的,因此很难围绕其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 当前最主要的一种替代方案就是通过捐赠获得资金,但这种方式充满了无奈,因为各方都想为共同利益付出代价,而其他人却能免费使用;
- 过去,在保留免授权访问权限的同时,开源运营支持系统软件开发人员很难再协议级别获利,但现在随着基于数字支付的原生加密货币出现,这种情况将会改变;
- 另一方面,公众意识也同样有所变化,尤其是经历了“心血漏洞”和“Shellshock”漏洞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开源运营支持系统软件如果得不到有效维护,依然会带来巨大风险,而维护这些系统软件不是免费的。
所有融资都是“平等”的吗?
对于任何一个基础架构而言,最主要的属性就是可靠性,确保当前核心功能得到维护且不会被弃用,是成为高层应用程序的基础,更是用户和企业所需要的、强有力的保证。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开发过程中摆脱特殊利益,并始终贯彻“用户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因此,融资机制本身必须要符合上述两点要求,而那些不合理的融资机制和网络治理则会带来很大风险,比如:
- 权力集中:如果仅由 1-2 个实体资助加密货币项目发展,他们肯定会获得巨大的权力,继而左右项目发展方向,他们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提案提供资金,并为不喜欢的提案保留资金;
- 道德风险:当营利性公司员工维护开源运营支持系统软件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道德风险问题。特别是这家公司是相关协议的活跃用户,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激励开发人员维护其雇主利益,而不是其他用户利益,协议发展方向也会受到商业利益驱动;
- 协议劫持:攻击者可能会将恶意代码引入协议。
- 协议受迫:协议很容易受到游说方和政治方“胁迫”而改变,他们会让协议朝着使自己受益的方向发展。
如何为比特币开发募集资金?
比特币网络也是数字基础设施的一种形式,因此同样需要维护和改进,但做这些工作的开发人员不能“白干”。实际上,比特币非常需要不断优化改进,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攻击目标了。一方面,比特币允许用户在传统金融系统之外存储财富,单这一点,就已经吸引了很多攻击者;另一方面,与当前一些针对开源运营支持系统软件的攻击相比,攻击比特币更容易“变现”,因为攻击者可以快速出售被盗的比特币,而且还可以在衍生品市场里押注比特币价格。(星球君注:比如在衍生品市场里做空比特币,一旦实施攻击,即便不成功,也会影响币价下跌)
因此,比特币开发必须要有一个与原生协议及其用户目标激励相兼容的融资机制,这点非常重要。所以在后面一部分,我们将研究当前如何在背后为比特币提供支持、在开源机制下的融资机制、以及资金如何演变和未来发展情况。此外,我们还将研究一个最佳结构,使出现负面结果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探索开源机制下的融资机制
1、无薪志愿者
到目前为止,无薪志愿者是开放源代码协议中最普遍的参与者,他们虽然在积极做贡献并维护软件,但却没有直接的金钱补偿。不过,无薪志愿者可能有其他动机,比如构建技能和/或社区声誉、意识形态原因、或者可能真的出自于对项目的热情。
OpenSSL 就是一个典型示例,该项目仅由无偿志愿者维护,但是在被“心血漏洞”吓了一跳之后,一群科技公司最近启动了一项旨在更好地为关键开源项目提供资金的计划。另一个例子其实就是比特币本身,该项目从“中本聪”开始就一直由无薪志愿者来维护,但在 2012 年首次出现了外部资金支持比特币开发人员。
无薪志愿者模式具有许多优点:首先,虽然不提供资金支持,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做出贡献的人肯定是对该项目正在充满热情的,而且对改善软件保持了长期战略愿景;其次,这种模式下的开发人员更倾向于、也愿意与他人协作,进驻项目的障碍也相对较小,几乎任何开发人员都能在 GitHub 上提交“pull”请求,并深入了解软件情况。
但在这种模式下存在开发人员流失/流动的风险,因为没有直接补偿,一些开发人员无法长时间持续为项目工作。不管是精疲力竭、时间紧缺、还是动力不足,你很难让开发人员随着软件的发展无限地做出贡献,而且扩展开发人员社区也会变得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大多数开源运营支持系统软件并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或实体,其运作方式更像是个“集市”,结果导致开发人员可以独立审查和提交优化请求。联合广场风投(USV)创始人弗雷德·威尔逊(Fred Wilson)就对以太坊没有直接、集中式的开发方法进行过批判,他认为许多加密货币项目采用的去中心化开发方法并不合理,因为这种方法无法给予准确的截止日期和交付日期。
2、赞助
赞助是对开源运营支持系统软件项目的另一种常见的支持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和个人都可以向非营利组织捐款,然后这些组织再将资金分配给开发人员,或是直接给他们支付报酬。
像微软和 Google 这样的公司都是 Linux Foundation 的大型赞助人,Linux Foundation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他们雇用开发人员全职从事 Linux 内核的开发工作。Stripe 也有一个专门为开源项目提供资金的计划,为众多开源软件的开发维护提供津贴和支持,包括机器学习、数据库、以及基础架构等。
有时这些支持和赞助不会带有任何符合条件,但有时赞助方可能会希望某些特定功能可以被优先开发。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赞助人肯定会从开源系统/软件的长期健康且可持续性发展中收益。
赞助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在赞助人和开发人员之间协调利益。如果获得赞助的项目创造了很多价值,那么提供赞助的公司(个人)就会受到激励,继而不断为其提供资金。此外,开发人员现在拥有了资源和支持,也能更好地为项目做出长期贡献。需要注意的是,开源软件本身并不具有商业利益,而且也不会从软件本身直接提取费用。
但是,如果开源软件的用户数量很少,就会出现问题。此时,这个项目的持续开发会非常以来某一个提供赞助的实体,那么这个实体对项目发展方向的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无论该实体是否行驶权力)。
现阶段,赞助模式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而且已成功应用于许多开源项目中。赞助算是一种强大的融资工具,因为可以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很好地协调利益,并确保开源项目得到长期维护。
3、营利性公司
在这种模式下,一家营利性公司会为运行开源运营支持系统软件的客户提供一系列服务,比如安装、维护和支持等,这家公司可以从基于该协议构建的商业应用程序中获利,比如 Gmail 就是基于开源协议 SMTP 上的一款商业应用程序。
RedHat 是另一个例子,他们是一家为 Linux 开源操作系统提供服务、培训和支持的公司,帮助企业可以更轻松地与 Linux 内核进行交易,并加快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还有比特币,营利性公司 Blockstream 致力于利用基于比特币原生区块链的产品获利,包括 Liquid(侧链)、挖矿、数据流等等。
如果这些商业应用程序能够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地位,并获得商业收入,那么就能为相应的开源协议和项目持续提供资金。实际上,这些公司对开源项目的长期成功非常感兴趣,也愿意为他们提供专用资源和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对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因为相比于微软和苹果这样的公司,RedHat 从开源服务中获得的利益要少得多,目前也不清楚这种成功模式是否能被其他人复制。此外,如果商业利益超过共同利益,则会发生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开源软件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入门和使用,协议开发方向也会逐渐转型为更高层服务且更倾向于“赚钱”。
4、协议级变现
加密货币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融资机制,即“协议级变现”,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初始代币发行(ICO)。
初始代币发行依靠项目方发行少量原生代币作为网络的价值交换单位。在最早期的初始代币发行模式里,资金会被集中在和阅历,所有权代币会按照相应比例进行分配。项目方会在发展路线图里定义资金支付时间表,每当项目实现了某个里程碑之后,代币持有者就可以通过投票表决来分配资金。如果项目无法按照最初拟议的计划实施、或是没有按照代币持有人的意愿完成工作,那么项目贡献者可以雇佣另一个团队来完成该项目。初始代币发行其实可以和某种提议系统结合在一起使用,这样可以让代币持有人以代币加权的方式评估项目优先级。
在实际应用中,目前大多数初始代币发行项目方都获得了大部分代币收益。广义上来看,很少有代币持有人会去检查项目是否如期完成里程碑工作,也因此导致很多代币项目比较短视,不会看得更长远。
从好的方面来说,相比于其他开源项目的募资方法,初始代币发行的确是一种“成功”的融资方式,因为迄今已经募集到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也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大量资源来构建协议。但另一方面,这种模式通常会赋予单个公司、或一组开发人员很大的权力,也能促进项目快速做出有效决策和迭代。
可即便如此,这种看似创新的开源融资模式依然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 当开发人员在主网上线之后立即获得了奖励,很可能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发、维护软件了。事实上,一些代币项目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 Zcash,他们希望随时间来给开发人员分配协议级代币来缓解此问题,激励可以通货膨胀的形式(一部分代币将会被自动播出来支付网络发展的费用)或通过按每次交易收取的费用来支付。由于奖励代币的价值取决于区块链的健康运行,因此开发人员会更好地为区块链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 初始代币发行融资通常将精力集中在少数开发人员身上,因此使得外部各方难以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此外,当其他人获得报酬之后,那些提供免费支持的志愿者们可能就会失去继续做贡献的动力。
- 最后,一家中心化的公司或基金会很容易引起争议或法律审查。以 Tezos 为例,他们在 2017 年通过初始代币发行募集了超过 2 亿美元的资金,但对于这笔资金的控制权问题,引发了长达一年的争议;还有 Telegram,他们在 2018 年通过代币销售募集到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但最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这些代币属于未注册证券,因此禁止该项目继续开发。
比特币开发人员过去是如何募资的?
自从 2009 年第一个创世区块诞生以来,比特币的开发和支持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道路。在比特币诞生的最初几年时间里,整个网络完全是由“中本聪”和一小撮志愿者来维护的,但随着比特币的普及度越来越广并且有了市场定价之后,外部开发人员也开始逐渐被吸引进来了。
2012 年,比特币投资者和外部贡献者开始意识到需要更多组织支持,这促使他们创建了比特币基金会(Bitcoin Foundation),其使命是为了全球用户标准化、保护和促进使用比特币,比特币基金会的创始人成员包括Gavin Andresen、Charlie Shrem、Mark Karpeles 和 Roger Ver。一段时间以来,比特币基金会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为 Gavin Andreesen 和 Wladmir van der Laan 等多个核心开发人员提供了支持。但是到了 2015 年,比特币基金会的资金被耗尽。
在这个低谷阶段,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了数字货币计划(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介入支持比特币,该项目于 2015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领导下成立,并获得了Gavin Andreesen、Wladmir van der Laan、以及 Cory Fields 的支持。2016 年,他们宣布设立 90 万美元的比特币开发者基金,还获得了多家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捐款。自 2015 年 4 月以来,麻省理工学院数字货币计划支持的开发人员为比特币做出的贡献,占到了所有比特币核心贡献的 14%。
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他明确支持比特币的组织也开始出现。包括 Gregory Maxwell、Pieter Wuile 和 Matt Corallo 在内的一组开发人员成立了 Blockstream,其使命是改善比特币核心并建立数据服务和侧链等辅助业务。Blockstream 已经筹集了 90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其员工为比特币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比如比特币改进协议(BIP)、对SegWit的研究、机密交易、加密库 libsecp256k1、闪电网络,等等。
2014 年,Alex Morcos 和 Suhas Daftuar 创建了 Chaincode Labs,他们将其作为另一个致力于为比特币提供支持的非营利性组织。Chaincode Labs 专注于比特币软件的开发、审查、测试和维护,并且还为很多有抱负的开发人员提供了培训服务。Chaincode Labs 支持的开发人员也为比特币网络做出了许多贡献,比如费用估算算法、Fibre 网络、以及 BetterHash。
为比特币开发人员提供资金其实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如何通过给积极的开发人员提供支持,继而激励那些巨鲸“回馈”比特币协议。如果比特币协议能够得到有效维护,并确保网络长期健康发展,对比特币价格的稳定增长是有利的,从经济上也能使比特币持有者受益。这样以来,对比特币支持和发展提供“捐赠”就可以看作是使自己比特币资产受益的一种投资。比特币这种“捐赠”与 Wikipedia(维基百科)这种项目捐赠截然不同,因为比特币捐赠者的最终收益要大得多。
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例子之外,如今许多其他组织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支持比特币的核心开发和维护。比特大陆、Xapo、以及 Coinbase 都是“以比特币为中心”的公司,他们的业务都依赖于比特币的健康状况,过去也都曾为改进和维护比特币协议的开发人员提供过支持。非营利性组织 Bitcoin Optech 成立于 2018 年,他们在比特币扩容技术(包括隔离见证、交易批处理、费用估算、代币选择、以及闪电网络)方面做出了非常宝贵的贡献。金融科技公司 Square 最近也宣布推出 Square Crypto,而且还招募六名专注于比特币和闪电网络的开发人员,其中就包括前 Google 软件工程师 Steve Lee(目前担任产品经理),未来他们还打算招募设计师。
总体而言,自比特币诞生以来,就有很多非营利性组织、学术机构和大型科技公司、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组织为比特币做出过贡献。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贡献者都在努力确保没有一个组织对比特币协议产生过多影响(防止中心化),这也是比特币从利基开源软件到可依赖的重要数字基础架构的一个成功转型标志。
*注:本文没有列出所有为比特币协议作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许多开发人员都是自筹资金,也有的是兼职、或是为其他组织工作。
比特币开发人员未来会如何募资?
如果比特币不断发展下去,相互作用并依赖于比特币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的公司和个人也会越来越多。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预计也会有越来越多人和资源投入到比特币开发之中。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基于比特币的更高一层独立生态系统的诞生,那就是著名的闪电网络。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Lightning Lbas、Radar 和 Acinq 等组织已经募集到了风险投资资金,开始开发闪电网络协议并围绕该协议构建业务。
如果比特币的地缘政治重要性增加,那么一些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很可能会通过本地挖矿基础设施直接持有比特币,这也会对比特币的成功构成直接利害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中央银行也会为了确保比特币持续发展贡献资源(当然,这或许也会给比特币带来另一种威胁:政府有一天可以尝试通过货币激励来影响比特币的发展方向)。
最后,我们希望为比特币开发人员募集的资金都能流到软件工程师那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Charles Schwab to Launch Spot Crypto Trading by 2026, Boosting Bitcoin and Ethereum Access
The post Charles Schwab to Launch Spot Crypto Trading by 2026, Boosting Bitcoin and Ethereum Access ...
ETH Price Drops below MVRV, Suggesting Bullish Breakout Potential
Ethereum price has currently crossed below the MVRV ratio, an event that has created ideal buying op...

Bitcoin vs Ethereum: Which Crypto Giant Will Dominate the Future
Bitcoin vs Ethereum: Which Crypto Giant Will Dominate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