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用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
区块链技术有很大发展潜力,未来将有广泛应用。但是,对区块链技术来说,第一重要的是落地,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数据无法篡改等特点,有助于建立点对点之间的信任,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比如,可以利用区块链鉴定艺术品的真伪,又比如在大众服务领域,数字版权、知识产权、各类证书都可以利用区块链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等等。
当然,也需要思考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成本。也就是说,运用区块链技术所获得的收益,能否超过其研发和应用成本。这笔账,要算好。
需要指出的是,区块链的应用,并非适合所有领域。
比如,打着区块链旗号的比特币曾受热捧,当时有人认为比特币的出现是对现行货币体系的巨大挑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拟货币的非货币本质逐渐被人们认识。最近受到广泛关注的Libra,虽然有别于其他加密货币或稳定币,具备了应用场景,但其发行机制也决定了Libra难以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存在。
从货币发展史来看,货币有两次革命性变革,即实物货币和现代信用货币。实物货币的特点是自身具有内在价值,并以自身价值来衡量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现代信用货币体系则与国家以及现代经济社会组织形态紧密相连。国家发行的本位币有国家信用支撑,其背后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和交易的商品。国家根据全社会商品生产和交易的需要发行本位币,以法律保证本位币的流通,并通过中央调节机制保持本位币价值稳定,从而维持现代信用货币体系正常运行。不难看出,货币领域是最需要中心化的,而区块链恰恰是去中心化的。
货币政策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之一。货币政策运用的最基本条件就是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并调节利率、汇率、物价、就业和经济增长,等等。即使随着技术进步,单一纸币发展为电子货币等多种形式,其背后依然是国家信用背书,这是最根本的基点。在可预见的未来,主权国家都不会放弃货币政策。因此,私人创造和发行数字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不具有国家信用支撑,而且还会对当下货币主权、金融稳定、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此外,对金融系统来讲,效率和安全也非常重要,而区块链并不比现行的金融系统具备多少优势。事实上,目前的支付系统已经非常安全和便捷,可以支持比较大的交易量。有研究指出,区块链在交易上的效率反而不如目前的支付系统。如果为了反洗钱、反偷税漏税等,目前电子化交易也完全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总之,应该更多地考虑用区块链技术改造实体经济,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一切回归本源,这才是区块链技术发展应该着力的方向。
(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Echelon Lending Hub Goes Live on Initia Mainnet With Cross-Chain Lending and Built-In Rewards
Echelon launches on Initia mainnet as a lending-focused appchain with cross-chain support, built-in ...
Michael Saylor’s $84 Billion Bitcoin Bet: How Is Strategy Doing On Its Current BTC Holdings?
Michael Saylor’s Bitcoin-first investment strategy has once again taken the spotlight after Strategy...
Cycle Network Announces Support for Impending Ethereum Pectra Upgrade
According to Cycle Network's latest announcement, it will support the approaching Ethereum Pectra up...